更新時間:2022-02-26 17:15:01作者:佚名
為轉型發展提供一流人才和科技支撐是山西高校的光榮使命。從“1331工程”到“三個調整優化”,全省高校立足辦學定位、方向和特色,面向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向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面向對外開放戰略,以實現“雙一流”和服務“地方和行業需求”為導向,建優建強學科專業,推動特色專業集群化發展,先后成立了云岡學學院(研究院)、先進金屬材料專業群(研究院)、煤基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利用專業群(研究院)、藥茶專業群等特色專業群建設,成立“航空航天學院”“半導體學院”“藥茶學院”“電影學院”“大數據學院”等一批產業學院。
中北大學半導體學院是山西高校“三個優化調整”的成果之一,學院成立以來,立足于山西半導體產業需求,圍繞山西省“14個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中的半導體產業發展需求,細化專業方向,先后與太原芯愿景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開展人才培養和產學研深度合作,并與忻州半導體產業園、山西爍科晶體有限公司、長治高科華燁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國惠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省內太原、忻州、長治半導體產業建立了深度融合產學研聯合人才培養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對山西省半導體產業的人才供給和技術服務能力。
中北大學副校長劉俊告訴記者:“專業調整優化重在建設,利在長久,打破了學院、學科、專業之間的界限,推進了多學科交叉融合,改造升級了傳統專業,推動理科向工科延伸,激發本科專業內生長動力,形成中北特色鮮明、優勢凸顯、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
隨著高校學科專業不斷調整優化,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實現深度耦合,既符合高等學校辦學規律,又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本科專業生態體系輪廓初現,一批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快速推進,高校創新在山西轉型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太原理工大學煤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今年年初成功“脫培”,成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大學極端光學、太原理工大學煤與煤層氣綠色清潔開發利用、中北大學高性能鋁鎂合金材料開發及應用、山西農業大學黃土高原特色作物優質高效生產、太原科技大學重型機械裝備、山西醫科大學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等6個協同創新中心成為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總數居中西部省份前列。
今天,隨著全省“三個調整優化”工作的不斷推進,主動要求擴大招生規模的學校沒有了,脫離辦學定位隨意增設專業的學校沒有了,大部分高校內涵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樹立起來了,校長們宣傳學校的關鍵詞發生了巨大變化,不講數量講質量,不談綜合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