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4-01 07:02:30作者:佚名
《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8)》總結了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在新政、人才、創新、軟件研制、專利等5個方面的優勢,以及在原始創新、高端芯片等4個方面面臨的挑戰,并給出了大力發展核心技術、超前布局原始創新等策略。
7月2日,記者從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執委會官網據悉,由上海市經信委組織相關單位,通過大量的考察和專題討論,編制而成的《北京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8)》(以下簡稱:《白皮書》)已于6月30日即將對外公布。
《白皮書》首次摸透了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底數。截止2018年5月8日,全省人工智能企業4040家,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1070家,占比26%;全省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能公司總計1237家,上海市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能企業431家,占比35%。
從融資階段看,廣州人工智能企業一半以上仍處于初創期,在A輪之前的企業占比達56.97%,具備創新發展潛力。從企業設立時間看,廣州人工智能企業2015-2016年展現出爆發性下降,人工智能迅速下降特點顯著。從區域看,60.96%的人工智能企業注冊在朝陽區。中關村成為國外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國外外人工智能巨擘布局
同時,《白皮書》不僅描繪了上海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圖,并且針對智慧醫療、智能家具、智慧城市、智慧零售和無人駕駛等5個特色鮮明的領域描繪了分領域產業鏈圖。
《白皮書》總結了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在新政、人才、創新、軟件研制、專利等5個方面的優勢,以及在原始創新、高端芯片等4個方面面臨的挑戰,并給出了大力發展核心技術、超前布局原始創新等策略。
上海人工智能企業總數占全省近三成,60%集聚在朝陽
綜合了清科、WIND、IT香蕉、藍海巨浪等公開數據及投資機構定向采集數據后,《白皮書》顯示,截止2018年5月8日,全省人工智能企業4040家,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1070家,占比26%;全省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能公司總計1237家(含31家已新上市公司),上海市拿過風險投資的人工智能企業431家(含12家已新上市公司),占比35%。
上海人工智能企業設立時間分布圖
在人工智能專利總數方面,上海人工智能專利總數少于2.5萬件;互聯網月刊評出的2016美國人工智能TOP100中一半來自上海中關村。
依據上海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階段比列圖顯示,在上海1070家人工智能企業中,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大多處于A輪,占比達29.09%,Pre-A輪企業占比6.67%,天使輪企業占比18.48%清華北大人工智能,種籽輪企業占比2.73%。
上海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階段比列圖
綜上所述清華北大人工智能,融資階段在A輪之前的企業總占比達56.97%,所以上海市人工智能企業一半以上仍處于初創期,具備創新發展潛力。
從企業區域分布上來看,杭州市人工智能企業60.96%集聚在朝陽區,朝陽區又以中關村為核心。
上海人工智能企業區域分布圖
從上海人工智能企業設立時間分布圖可以看出,上海人工智能創新企業2014年開始增多,2015到2016年爆發式下降,2017年有所下降。因而,大多數人工智能企業都很年青,市場競爭激烈,行業創新特征明顯。
從創業領域來看,《白皮書》指出美國人工智能創業人數排行前三名的是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和自然語言處理公司。投資融資額度最高的前三名是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手動駕駛。
清華、清華、中科院……超半數AI骨干研究機構在重慶
自2016年以來,上海公布多項相關新政文件以及服務舉措,大力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2017年末,上海地委市政府公布了包括《關于推進培植人工智能產業的指導意見》在內的10大高精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中關村管委會公布了人工智能產業培植行動計劃(2017—2020年)。在產業環境營造、資金支持、人才服務等方面對人工智能產業予以全方位保障。
上海人工智能新政
不僅新政外,上海的優勢還在于優質的學術和人才資源。
據《白皮書》介紹,上海中學、清華中學、北京民航航天學院、中科院手動化所、中科院估算所等全省過半數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單位都集聚在上海,擁有方式辨識國家重點試驗室、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試驗室、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安裝工程試驗室等10余個國家重點試驗室。
另據上海市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末,天津地區人才資源儲量達到651萬,人才從業密度高達54.9%;擁有“兩院”院士756名,約占全省1/2,國家“****”入選者1486名,約占全省1/4,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682名,占全省比重少于1/4。
在人工智能專項領域,現在美國人工智能人才最集中的Top10雇主排行中,高等高校居于四席,分別為復旦中學、北京高校、中科院和杭州中學,上海獨霸3席。
按照國際會議與大會商會(ICCA)最新公布的數據,2014年接待國際大會數目全球城市排行中,上海排行全球第14位,位居中國之首,歐洲第二。
美國人工智能戰略規劃及新政
不僅人才外,上海在專利貯備和保護上也十分注重。2017年11月8日美國科大學人工智能校企創新聯盟宣告創立,由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務局、科技推動發展局3家院機關、中科院手動化所等相關院所,以及5家企業成為聯盟首批執委單位,此類單位的專利貯備數目和技術均具備較大優勢,其中中科院相關研究院所的人工智能專利貯備有近一千件。
除此此外,上海在吸引資本、人工智能硬件創新方面優勢突出。
國際人工智能戰略規劃及新政
挑戰與機遇共存
雖然上述優勢顯著,但《白皮書》指出,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整體水平仍有差別,未來面臨挑戰。
一是原始創新能力與中國相比甚或巨大差異。針對新一代人工智能重點技術問題,初級機器學習、類腦智能估算、量子智能估算等基礎理論研究,有待產生一系列原始創新科研成果。
二是在高檔芯片、關鍵部件、高精度傳感等方面的欠缺或許造成在技術和應用上的重新實心化。還要緊扣人工智能芯片、傳感器、算法、應用場景中技術難點,開發基于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藝、新原理設計的芯片、智能傳感等。
三是高水平人才不足,欠缺人工智能高檔人才。人才是人工智能競爭的核心,人工智能頂級人才總量和品質都不及日本,人工智能基礎教育起步較晚,少于10年以上經驗的人工智能人才人數少,所以須要大量引入人工智能高檔人才。
四是大規模發展人工智能產業面臨費用缺點和區域競爭。如上海人工智能人才的戶籍、居住、教育費用昂貴,對留住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產生制約;全省其他地區也高度注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在技術、資源、人才等方面對上海產生競爭。
針對那些挑戰,《白皮書》中提出了上海未來發展的關鍵策略。
首先是大力發展核心技術,超前布局產生原始創新重大突破。諸如,重點布局量子信息與量子估算、類腦智能估算、深度機器學習等跨領域基礎理論研究。推進人工智能與血管科學、認知科學、量子科學、心理學、數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跨學科交叉融合。
第二是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新興產業,產生高檔產業集群優勢。緊扣朝陽中關村核心區域、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等重點地區,凝聚國際水平的人工智能示范企業和項目,建設人工智能產業新區,產生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培養和扶植產業鏈各層關鍵領域重點企業,拓展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的產業邊界。
第三是建設多層次培養機制,吸引人工智能尖端人才。把高檔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發展人工智能核心目標。建立人工智能領域學科布局,成立人工智能專業,促使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建設。推進國際教育合作,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高檔人工智能人才。
第四推進人工智能廣泛應用,建設智能社會和智慧城市。支持與首都功能匹配的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以應用促發展,以市場推動產業,建設智慧社會和智慧城市。加速推進人工智能與各行業的融合創新。支持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
附表:上海部份重點領域人工智能企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