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17 08:19:49作者:佚名
三
最早的曾國藩家訓版本,當為光緒五年(1879)湖南傳忠書局刊行的二卷本《曾文正公家訓》,共收入曾國藩與曾紀澤、曾紀鴻的家書一百一十六則。岳麓書社2015年版的“最全本”《曾國藩家書》共收入其家書約一千五百則,其中寫給曾紀澤、曾紀鴻的約有二百二十多則。也就是說,現存的曾國藩寫給兩個兒子的家書,還有一百多則未被收入其中。《曾文正公家訓》以及此后流傳的《曾國藩家訓》之類的書,都是僅僅精選了存世的曾國藩寫給其子家書的一半略多。其中的原因在于,未被收入的家書大多談論的是瑣碎的日常事務,比如咸豐二年(1852)八、九月,曾國藩接到其母的訃告,由江西回湖南奔喪之時,寫信給留在京城的曾紀澤交代善后事宜,這些家書往往與家教關系不大,故未曾被收入各個版本的《曾國藩家訓》之中。
為了避免遺珠之憾,在本書分類、譯注的過程中,又通讀了未曾收入傳忠書局本《曾文正公家訓》的那些家書,遴選出其中的十多則寫給曾紀澤、曾紀鴻的家書補入本書。傳忠書局本還附錄了寫給歐陽夫人的家書二則,寫給族叔曾丹閣的家書一則,本書同樣歸為附錄。曾國藩另有寫給侄兒曾紀瑞、曾紀壽的家書各一則,正好可以與寫給其子的相互參看,故本書也歸為附錄。綜上所述,本書收入家訓一百三十四則,附錄五則,共計一百三十九則。
本書的選編,以傳忠書局本《曾文正公家訓》為底本,以岳麓書社2015年版“最全本”《曾國藩家書》為校本,并參考民國年間上海世界書局版的《分類廣注曾國藩家訓》、王澧華與向志柱注釋的岳麓書社1999年版《曾國藩家訓》等相關著作。
下面對于本書所做的工作及其特點,作一個簡要的說明。
第一,校對。重新校對了原文,訂正了底本或校本的文字訛誤以及標點錯誤。為了閱讀方便,增加了部分分段,且譯文的分段與原文一致。
第二,分類。為了查看方便,根據每則家訓所講述的主旨進行分類,分為立德、養生、交際、讀書、寫字、作文、治家、經世,共八個類別。各類之中則按照家訓的寫作時間排序,以便前后參看。也有多則家訓涉及多個主旨,則根據其核心的主旨加以分類。
第三,標題。根據每則家訓的主旨,概括出標題,而主旨的概括則主要考慮其家教價值,至于介紹軍情、政情等信息則一般從略。為了方便檢索,又在標題之下標注該則家訓原文的受信者,即“諭紀澤”“諭紀鴻”或“諭紀澤紀鴻”之類,同時標注了寫作時間。
第四,“注”。因為另有“譯”,故本書的注釋較為簡明扼要,主要針對生僻的字詞標了漢語拼音,并作了解釋。對文中涉及的人名、地名、書名以及引用的古書原文、典故、術語等作了簡要的介紹。其中人物的生卒年不作標注,因為與理解原文關系不大,然而對該人物與曾國藩及其家族的關系則會有所說明。送信的兵勇、仆人等不作注。人物第一次出現詳注,再次出現則簡注或不注,或在導讀、翻譯之中有所說明。常見的地名則不作注,或在導讀與翻譯時順帶說明。
第五,“譯”。將文言的原文翻譯成為白話文時,除了部分在“注”中已經解釋過的引文、典故不再重復翻譯之外,都進行了較為對應的緊扣原文的翻譯,譯文的字句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依據,而原文的意思則在譯文中都能得到落實。當然這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其中也有適當調整詞句次序,以求符合現代人的語言習慣;也有少數有助于理解原意的補充信息,一般用括號來作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