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0 21:20:34作者:佚名
【導讀】人們一般認為,現代大學起源于歐洲中世紀。最接近于當今大學形態的辦學理念發端于德國的威廉·洪堡。他不僅是德國現代大學之父,也是美國現代大學的祖父,是美國卓越大學的源頭所在。然而“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美國大學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有其歷史原因。
德國現代大學之父
威廉·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于1767年6月22日出生于波茨坦,他的祖上屬于勃蘭登堡貴族,聲望顯赫。
19世紀初,威廉·洪堡被任命為普魯士內政部文化與教學部負責人。在這個職位上,他成功地改革了德國的教育體系。
【教育理念】
今天的大學生對高等教育體系習以為常,但在威廉·洪堡時代,以下這些教育理念都是開創性的:
在高中引入畢業考試Abitur,用以選拔人才;創建教師培訓計劃,即“教學候選資格”;關注研究與教學的統一性,科學的自由性以及哲學系的“統一職能”。堅持理想主義的知識觀,應該通過科學教育人們,而不是考慮有用性;訓練每個人的所有技能。將普通的人類教育和專業培訓嚴格分開,讓學生成為社會人;國家取代教會成為國民教育的承辦者和資助者,防止政治、宗教或經濟利益對科學內容的影響;學校屬于社會的一種學術機構,它以社會各階層的教育稅捐作為財務支持;主張學制的社會化與平民化,反對按社會階層劃分學制,構建學分制的思想;不同的教育類型被劃分得更為細致和科學,讓所有階層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機會接受教育。
【大學模式】
在1809-1810年期間,威廉·馮·洪堡被授權在柏林創建新型大學。洪堡認為“大學應是研究機構,以創造性地發展科學”,“是對世界進行新解釋、粉碎宗教迷信的世俗化中心。”
很快,普魯士的其他大學都效仿了這種新型大學,隨后,德國其他地區的大學也都以此為模板改造。
研討會成為洪堡大學的標志。根據普魯士政府的計劃,大學還應擴大為社會化的教育機構,以培養可靠的公務員和政治人物。
洪堡的“教育強國、學術立國”觀念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樣板。據說有超過10000個美國學者在19世紀中葉獲得了這些德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些人把洪堡的辦學理念帶到了美國,成為高等教育的領導者。
美國現代大學崛起
說起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大學,人們通常會第一時間想起哈佛。但哈佛最初只是一所學院(college),承襲了英國大學的傳統學院制。
學院擁有相對獨立的財務權和管理權。電影《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的各個學院就是反映英式大學傳統比較直觀的例子。
在威廉·洪堡的理念在大西洋彼岸扎根之前,美國的高等教育學院主要致力于傳授知識(類似于中國古代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德國大學排名,培訓那些進入當時所謂學術領域的人,基本不注重研究。此外,很多著名的美國學院由宗教教派建立,并堅持宗教正統,這顯然與大學所追求的科學精神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