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3 18:22:26作者:佚名
《意見》指出:要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評價標準,全面客觀地記錄課內外勞動的過程和結果,加強實際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的考核。一直以來,勞動教育評價被忽視,評價結果得不到重視,間接導致了勞動教育的邊緣化。
教育評價不僅是一種激勵機制,也是一種保障體系。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勞動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關注勞動態度、勞動意識、勞動情感和勞動精神的塑造,因此需要加強過程評價。要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多樣化和評價方式的過程化,以此構建多方參與、注重過程評價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1.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在評價主體方面要與過去有所不同,要解決過去一張試卷定成績的評價標準或疏于評價的問題。評價主體除了老師還應包括學生、家長等。
老師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促進勞動教育評價的創新,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確保評價的精確。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可以充分調動積極性和能動性。學生評價又可分為學生自評和互評,通過學生自我評價、撰寫心得體會、ppt 展示小組成果,可以提升學生的評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家長作為勞動教育向校外延伸的管理者,要抓住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學生自覺參與、快樂參與,堅持不懈進行勞動,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和生活習慣。
2. 評價內容的多樣化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評價應以勞動素養為考核重點,評價內容應涵蓋勞動意識、勞動態度、勞動技能、勞動知識等綜合素養的考查,以此建立兼顧態度、方法和創新設計等方面內容的評價模式。
勞動教育的評價指標要以發展性評價為主,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要將勞動教育的完成情況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并將其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
可以嘗試任務清單式評價,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現實條件設定勞動任務,如家庭勞動、學校勞動、校外實踐等,引導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完成任務,逐漸樹立勞動意識,養成勞動習慣。學生每天填寫勞動任務清單,例如做飯、洗衣、掃地等內容。學校依據任務清單對學生進行評價。
3. 評價方式的過程化
勞動教育不能靠一次考試或單一的分數定結果,要注重評價的過程化學生家庭勞動自我評價,對于學生的勞動進行多次評價,將評價貫穿于日常生活中,使評價日常化。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客觀記錄學生的勞動過程和勞動成果,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過程性評價要以學生的“參與”為中心,以“勞動”為載體,對學生參與勞動作出客觀的評價,從而形成表現性評價。具體實踐中,各級各類學校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把學生勞動教育實施情況及時、準確地記入綜合素質檔案,實現可記錄、可追溯,把勞動教育過程性評價結果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