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10 08:02:47作者:佚名
建立合作培養模式,不斷擴大留學生規模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與國外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聯合培養學生500余名; 招收來自泰國、馬來西亞、老撾等14個國家的200余名來華學歷的留學生; 推動“漢語+職業技能”國際項目,成功申報中國教育部教育援外項目和重慶國際特色項目,為南非、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 據了解,學校留學生多次參加市、省、國家級競賽,如首屆重慶大學“一帶一路”國際學生創新創業創意大賽、成渝雙城經濟圈留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業大賽等,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分數。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2023年3月,南非駐華大使謝盛文視察學校國學博物館、電子物聯網實驗室、華為ICT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等教學場所。 他表示,希望通過與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交流合作,加強國際文化交流,便利技術投資和轉移,促進“一帶一路”國家科技繁榮。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國際合作交流與師資培訓基地揭牌儀式供圖
中泰國際學院揭牌儀式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此外,學校還與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等高水平院校聯合申報計算機網絡技術、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會計學、電子信息工程、軟件技術等專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國家采用“3+1”或“2+1”培養模式,實行雙文憑制度。 截至2022年,中外合作辦學已聯合培養學生410余人,目前在校學生141人。
構建學校、企業、政府一體化培養體系,不斷增強留學生培養能力
學校與國內外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聯合培養、互派教師、互訪交流等方式,為留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豐富的學術資源。 學院還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合作,開展聯合研究和科技創新活動。
在教育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重慶市教委指導下,2021年,學校聯合68家單位發起成立中非(重慶)職業教育聯盟。 截至目前,中非(重慶)職業教育聯盟已參與舉辦中非職業教育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2期,發布研究項目10個,建設課程資源12個。 在第五屆世界職業教育大會上,學校提交的案例《彰顯智慧,引領深化產教融合,探索中非職業教育發展道路》被世界職業教育大會評為優秀案例會議。 學校還榮獲肯尼亞東非大學理事會頒發的“中非職業教育獎”。 “非教育合作與人文交流優秀單位”。
學校通過中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南非教育部聯合創建國家級跨境培養項目——“中南教育工程”——聯合培養人才訓練模型。 2019年,學校接收了首批15名智能制造領域的南非留學生。 15名南非留學生獲得“1+X”證書——汽車操作與維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構建管理體系,不斷提高留學生教育和管理水平
學校實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注重國際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服務體驗。 學校成立國際學生管理中心,全面負責國際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了國際學生管理制度和服務流程。 同時,學校還加強對留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為留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留學生教育調查研究,大力推進規章制度建設,在招生、培養、管理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校級管理制度和數十項管理程序。 、聯合辦學,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 、理順工作關系,提高管理水平。
學校建設了資源充足、設施齊全、管理規范的留學生宿舍,并通過留學生宿舍后勤聯席會議制度、假期工作組、涉外安全檢查等方式不斷強化條件保障。 學校高度重視留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并將其納入數字校園建設系統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校,有效提高了工作準確性和效率。 學校還積極加強與公安部門合作,協調入學教育,加強國情法制教育,溝通了解學生相關動態,辦理學生居留許可和簽證申請。
構建質量發展體系,不斷提高留學生綜合素質
學校積極推進留學生素質教育,注重培養留學生了解中國、與中國交朋友的情懷,以提高留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 采取多種方式深化留學生教育和管理。
為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拓寬留學生國際視野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校,學校成立了茶藝協會、漢服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開展國際文化節、孔子文化節等活動。節,還有美食節。 為增強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學校還開設《中國歷史地理》《巴渝歷史文化》《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文明史》等公共基礎課”。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留學生參加中秋活動
學校注重培養留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實踐教學、項目訓練等提高留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和綜合素質,鼓勵留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競賽和學術會議。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致力于為留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和生活環境,打造留學生管理品牌,讓更多的留學生選擇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作為出國留學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