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7 21:15:19作者:佚名
1. 簡介
電子信息工程是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一個寬泛專業,是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控制科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學科的典型交叉專業。電子信息工程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骨干專業,是一門基礎知識齊全、應用領域廣泛、發展迅速的工程學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21世紀信息社會化進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當代科學的前沿學科,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旨在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適應電子信息工程發展需要,具有扎實的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系統的電子信息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創新意識、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文化包容性、團隊協作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在電路系統設計、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與網絡、測控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專業領域從事設計開發、技術支持與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主要課程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課程設置圍繞電子信息工程相關學科基礎、專業方向、實踐訓練等內容,其核心課程主要包括以下模塊:
1.電路與系統: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電路、電子電路CAD、邏輯電路及FPGA應用。
2.信號與信息處理: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模式識別、機器視覺、數字圖像處理、數字語音處理、DSP技術。
3.計算機與網絡:C語言簡介、JAVA、Python、計算機網絡、MATLAB、Arduino。
4、測控技術: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可編程控制器、自動控制原理、傳感技術、電子測量與儀器、LabVIEW、嵌入式系統及應用
5.信息與通信工程:電磁場理論、通信原理、數據通信。
本專業教學水平突出,承擔了5門上海市高校全英語教學示范課程,并在校教學競賽、校“優質課堂”評比中榮獲獎項。
三、就業方向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方向涉及領域相當廣泛,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歷年均在90%以上,就業去向包括:電子、軟件與信息、航空航天、工業系統、通信、計算機與互聯網、基礎教育等。就業單位包括:通用電氣、甲骨文、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德州儀器、中國移動、聯想集團、ABB、中興、松下、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銀行,以及上海市部分中小學。
由于該專業處于科技前沿,創業優勢明顯,一些學生選擇自主創業,有的學生甚至在畢業前就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并獲得融資。
本專業是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的重要支撐專業,每年都有直研名額錄取到校內或校外研究生院。本專業與美國代頓大學工學院有著長期密切的合作關系電子信息科學類,大三學生可申請3+2直研項目到代頓大學攻讀碩士學位。近年來,本專業學生每年都有考入國內雙一流A類大學研究生,包括: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也有不少學生畢業后選擇出國繼續深造英語作文網,目前已有不少學生被海外一流大學錄取,包括:賓夕法尼亞大學、布朗大學、密歇根大學、杜克大學、普渡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昆士蘭大學等。
4. 專業功能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擁有一系列優質的教學資源,保證了各項教學工作和學生培養的質量。師資隊伍隊伍完善,不斷發展壯大。許多教師在科研和教學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許多教師承擔了國家級和上海市的科研和教學項目,多項科研成果在國際一流學術期刊或頂級會議上發表,部分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或科技獎。總體上,在智能信息/信號的獲取與處理方面,特別是在智能圖像信號處理、智能語音信號處理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現將本專業的部分教學資源和特色簡要介紹如下:
1. 專業師資
現有專任中方教師13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9人(含碩士生導師8人),博士10人(均來自雙一流大學),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10人,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后3人。(教師詳細情況請參見個人主頁)
2. 專業平臺
本專業與國內一流企業有著深入實質性的合作,如:
1)福耀集團(世界500強),每年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實施全球培訓/實習項目。
2)云知聲(國內知名人工智能公司),與電子信息工程系合作,共建自然人機交互聯合實驗室。
3)愛班科技(創始人鄒浩:世界級人工智能專家)。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合作成立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3.專業建設
1)電子信息工程中美合作項目率先推出ABET認證,在學校和學院的支持下,致力于邁入國際工程教育第一陣營。
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作為主要支持專業之一,聯合承擔國家新工科學科“人工智能+教育”建設項目,通過新工科學科建設電子信息科學類,將進一步提高該專業的辦學水平。
除課程教學外,本專業有一系列措施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科競賽
組織和培養學生參加以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為核心的學科競賽,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我校學生多次榮獲上海賽區一、二、三等獎,在其他一些大賽中,我校學生也多次獲得好成績。
2. 大創項目
每年都有不少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成功申請并完成上海市乃至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3. 學生研究助理
本專業本科生有機會進入聯合實驗室或教師課題組參與科研工作,部分學生的研究成果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
4. 實習
我們每年都會推薦一批優秀的學生到一些高科技公司進行技術崗位實習。
通過各方面的培訓,大部分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未來就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