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1 17:09:26作者:佚名
中新網報道,4月8日,在廈門工學院舉辦的2018年國學研究(廈門)論壇以及“國學與傳統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經過三天的熱烈討論,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廈門大學、山西大學國學院、華僑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鄭州大學嵩陽書院等三十余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的三十多位在哲學、文學、歷史學等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和專家齊聚廈門,登高演講,共同就當前國學教育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廈門工學院承辦的本次論壇,吸引了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他們帶來了各自精心準備的研究成果,與大家進行了分享。在《文化傳統與大學國學教育》、《國學如何融入語文課堂?》、《傳統文化教師應具備的素質》等專題學術報告中,精彩內容不斷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贏得了現場聽眾的陣陣掌聲。
廈門工學院副校長、國學院院長蘇涵發表演講。 顧留章 攝
廈門工學院,位于福建,以工科教育為核心,同時兼顧文學、理學等領域,是一所綜合性本科院校。盡管以工科為主,但該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視,尤其是對國學與高等教育的結合給予高度關注網校頭條,致力于構建一個融合博雅教育、書院制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為一體的獨特教育模式。
蘇涵教授,該學院副校長兼國學院院長,透露道,去年,學院正式設立了國學院,并成功舉辦了首屆國學研討會。學校致力于推行博雅教育,其中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人文通識課程教育、博雅行為養成教育以及校園文化影響教育這三個方面,都明確強調了國學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據相關介紹,該學院開設了眾多諸如“國學經典導讀”和“文學經典鑒賞”等必修與選修課程,并持續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進;此外,學校推行書院制教育模式,不僅將原有的學生管理模式轉變為書院制,還在書院內舉辦了眾多適應傳統文化教育的活動。以五大書院為例,每個書院都配備了專門用于開展相關教育活動的書院和書座。
蘇涵表示,學校在國學及傳統文化教育領域所開展的一系列嘗試,據信將成為研究國學與傳統文化教育領域的獨特范例。
他強調,探索國學如何切實地潤養心靈、提升人文素養,并在構建學生知識結構的過程中,將國學元素融入現代高等教育之中,以此賦予大學教育新的生命力和活力,這已成為國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時代使命。這正是該院舉辦此次國學論壇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