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10 01:20:10作者:admin2
近年來,國家對反腐倡廉建設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空前成果。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再到軍隊,從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到限制“裸官”出境新規,再到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前前后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反腐倡廉的法規制度,不斷增設群眾正確舉報的途徑和方法,全力暢通人民的民主渠道,讓我們對黨的執政理念充滿了無限信心。那么,下一步應該如何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呢?第一,把反腐倡廉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引導國家建設的每一個領域健康有序快速發展。反腐倡廉能力的高低,反映出黨執政的能力和水平。國外許多執政黨由盛而衰,腐敗往往是致命的毒素。事實充分說明,執政基礎最容易因腐敗而削弱,執政能力最容易因腐敗而降低,執政地位最容易因腐敗而動搖。因此,要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全局出發,建立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提高反腐倡廉能力,做好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工作。第二,人人居安思危,時刻意識到反腐倡廉建設的嚴峻形勢,喚醒每個黨員為民服務的心。首先,加強教育,筑牢抵御誘惑的思想防線。當今世界各種思潮洶涌激蕩,利益誘惑交錯雜陳,如果不注意個人修養,沒有一定的“定力”,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輕而易舉滑進腐敗的泥潭。因此,既要抓好覆蓋全黨的普及教育,又要抓好針對重點對象的個別教育;既要改進教育的方式手段,又要確保教育的針對性和落腳點。其次,健全制度,強化依法依規辦事的能力。鄧小平同志說:“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只有堅持好基礎制度,才能確保全局不出問題。要健全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制度,只有真正做到令行禁止、違者必究,制度才能體現出它強大威信力,才能發揮出真正的效用。再次,嚴格監督制度,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為什么領導干部、黨員腐敗問題屢禁不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對領導干部和黨員確實存在著監督不力的問題。監督不應帶有臨時性、隨意性和表面性,應該將其貫穿到工作、生活、訓練的每一個環節中,防止監督下級不監督上級、監督群眾不監督黨員、監督臨時不監督平時,努力做到監督到位、監督有力、監督常態。總之,教育制度監督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關鍵環節,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監督是關鍵。
■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要抓緊制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力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加大機構整合力度,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健全部門間協調配合機制。 ■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切實改進黨的作風,著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要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以求真務實作風推進各項工作,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加強調查研究,改進學風和文風,精簡會議和文件,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反對弄虛作假。倡導勤儉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反對奢侈浪費。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 “十二五”規劃中第五十六章提到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規劃中之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以保持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重點,扎實推進政風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嚴格執行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和嚴格管理,認真落實領導干部收入、房產、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定期報告制度。深入推進改革和制度創新,逐步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體系。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和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開展社會領域防治腐敗工作。加強[1] 敗國際交流合作。 在反腐倡廉工作方面傳遞出新思想和新思路,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對反腐倡廉工作作了新的概括,并在黨的各項任務中更加突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突出強調反腐倡廉建設,一是對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了徹底的整合,使之成為一個整體。二是將反腐倡廉工作常態化。三是顯示出黨的各項主要任務,即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中,反腐倡廉具有特殊的地位。這種特殊性集中體現于反腐倡廉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任務,同時涉及到其他四項建設。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種突出既體現在縱向比較中(在反腐倡廉工作領域內作歷史比較),更體現在橫向比較中(在黨的各項任務之間進行比較)。第二,緊緊依靠制度建設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并且使依靠制度反腐敗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十七大報告中多處都顯示出領導人堅決反對腐敗的鮮明態度和堅強決心,如“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的重大政治任務”,“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依法懲處,決不姑息!”,而“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主張則更為清晰地體現出對于依靠權力反腐敗和依靠制度反腐敗的抉擇。第三,依靠制度反腐敗的有效性受到重視。十七大報告有幾處提到反腐倡廉工作有效性問題。“堅決懲治腐敗和有效預防腐敗,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這其中的“有效”,是直接注重效果的要求。再好的計劃,不能嚴格執行,甚至大打折扣,顯然都不會產生什么正效果,如果僅依靠權力反腐,在制度上就不可避免地使腐敗分子成為漏網之魚,即使受到查處的也難以得到真正的執行,那么懲處的威懾效應幾乎喪失殆盡,效果也就談不上了。 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原則有 一要注重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規范性,做到科學合理,切實可行。 二要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系統性,做到配套完整,形成體系。 三要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針對性,做到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四要維護反腐倡廉制度的權威性,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意義有: 第一: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源頭上防治腐敗起到了積極作用.加強反腐倡廉見制度建設表明了我們黨反對腐敗的堅強決心,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第二:提出和使用“反腐倡廉建設”概念本身就體現了改革創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導向意義。 第三:創造性地把反腐倡廉建設納入黨的建設體系,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