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奔騰不息的黃河,從歷史的盡頭流經現代,流向未來。古老的中華民族帶著幾千年不曾中斷的文明史從遠古一路走來。勤勞勇敢" />
更新時間:2021-06-22 12:04:12作者:admin2
民族情結
——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奔騰不息的黃河,從歷史的盡頭流經現代,流向未來。古老的中華民族帶著幾千年不曾中斷的文明史從遠古一路走來。勤勞勇敢的炎黃子孫懷揣著振興中華的理想在新中國的小路上蹣跚前行。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則成為當代大學生必須承擔的使命與責任。
在這個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的時代,人們的生活也不再是單純的受一種文化影響了。歐洲文化,日本,韓國文化作為外來文化越來越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價值選擇。
文化是一個極為寬泛的詞,則其所代表的內涵也是相當的豐富,這里我只談談其表現形式——節日,及其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時下,年輕人越來越熱衷于過“洋節”,例如圣誕節,情人節,萬圣節等等。其中很多人認為,其實節日不過是人們理想的寄托或是一種紀念,過節無論是傳統節日還是洋節,過的都只是一種心情也是給心靈放個假,這當然也不無道理。但是對于傳統節日的淡化和傳統文化的淡忘則是作為華夏兒女,生活中所不該出現的現象。但是每個節日都有它所蘊含的文化元素,而我們則往往忽略這個層面直接索取自己的需求齊魯文化課程的收獲與體會:商家準確的抓住商機,利用人們的消費心理贏得比平日更為豐厚的利潤;通訊公司廣集才思,“送”出祝福短信,使得通信飛橋不斷提速;朋友也借此機會獻上問候,稍稍拉近彼此的距離。這樣說似乎顯得有些突兀,可是有時候問題的尖銳性讓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節日背后所掩藏的背離文化本身的種種利益關系。
今年的春節比往常更為特殊,這個特殊不是別的正是大家所熟識的大年初一恰好是情人節,這樣的特殊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僅僅在我所熟悉的人中,絕大多數人選擇在應該拜年的日子和女朋友一起渡過,陪情人看電影,吃飯。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愛情固然是重要的,可是看電影,吃飯,這些事情并不是非得在二月十四號這一天才能去做,這樣的節日我們到底過的是什么?是文化嗎?而春節寄寓的則不僅僅是親人團聚這樣簡單的形式,更多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凝結的對于新年的向往,祈福這樣的情結和對于親情的守望,守候。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祥和富足的年代,那些苦難和堅持似乎早已隨著時間的風化成了云煙,我們的印象中也不再有傳統,取而代之的是時尚,個性,獨特。誠然這時一個需要創新需要突破的時代,但是那些維系中華民族生存的根基終究是不應該拋棄的,那些傳承了千百年的文化與內蘊是應該被銘記與繼續傳承的。
再說說傳統美德,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到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孔孟儒家之道已在尋常百姓心中生根發芽,它所推崇的“仁愛”之說確可為人們日常行為約束自身行為的規范,由此而生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即是在快節奏的今天凈化人類心靈的極為重要的藥劑。每年,在我們的身邊都會發生或大或小的道德模范事跡,我們在一番感慨后便也拋諸腦后,這其實就是一種對傳統美德的忽視,我們以為自己過于平凡,那樣偉大的事情是怎么也不該在自己身上發生的,可是往往這時,我們便以看客的姿態與傳統道德保持著并不遙遠的距離。
傳統美德作為一股無形的力量,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以提高自身道德修養陶冶自我道德情操,這就需要運用最新科技媒介,以廣告,故事片等各種形式讓孩子的成長環境更為健康積極,使成人的世界多一份對于傳統美德的記憶和傳承。
都說新生代是叛逆,自私,張揚的一代,我們并不想如魯迅筆下人物九斤老太所說“一代不如一代”,我們也是有判斷力,有責任心,有歸屬感的一代,我們也知道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那些骨子里最本能的東西。但是可能在這樣飛速發展,利欲熏心的社會里我們或多或少遺忘了很多關于傳統所該有的繼承與發展,我們或許已經意識到這些,又或許還在迷霧中不知所措。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在不斷的自我反思與自我修正下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和傳統美德的傳承一定會有更為正確的選擇的。
時代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捷,而那些傳統而重要的文化卻漸漸地被我們放慢了更新的速度,我們需要稍稍停下腳步,帶著那些應該永遠被銘記的文化,不斷地為之注入新鮮的血液,讓那些帶著濃厚的民族情結的文化,走向更遠的未來,走過更多的美好。
如何??請給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