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26 09:12:57作者:admin2
寵物養護與疫病防治和畜牧獸醫是一類的 寵物養護與疫病防治 社會背景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消費水平日益提高,受西方國家以及港臺地區的影響,中國內地的寵物行業也悄然興起。寵物行業的興盛,帶動相關良種繁育、科學飼養、品質改良、犬只訓練、展示比賽、犬糧、犬具、犬藥、醫療的產業結構鏈發展。就許多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這一新興產業的出現標志著社會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為社會提供一種新的就業機會和財政收入,也是創造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伴隨著寵物養殖數量的巨幅增長,特別是中國小規模飼養為主的生產方式,為疫病的傳播和流行提供了較適宜的條件,導致近年傳染性疾病頻繁暴發與流行。近些年國內連續發生“狂犬病”等方面的惡性事件,使人們對動物的安全問題高度警覺。這就使獸醫工作者具有的防治動物疾病、人畜共患病控制、寵物養護等職能顯得更為重要。 畜牧獸醫 養禽與禽病防治、養豬與豬病防治、草食動物飼養及疫病防治。 從事畜禽養殖、疫病防治、飼料生產與銷售、獸藥生產與銷售企業及管理部門,或在畜牧獸醫行業自主創業。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了解或掌握養豬生產學中的相關實踐環節,鞏固理論知識,積累實踐經驗
二、實習地點
南京農業大學江浦農場及校內教學實驗室
三、實習時間
2005年5月9日到2005年5月19日
四、實習安排(第三組)
(一)、豬的飼喂與行為學觀察(5月9日下午江浦農場)
(二)、豬的體尺測量及品種識別(5月14日江浦農場)
(三)、豬舍參觀與測量(5月14日江浦農場)
(四)、豬屠宰測定(5月16日上午教學實驗室)
(五)、豬肉質測定(5月17日上午教學實驗室)
五、實習內容
(一)、豬的飼喂與行為學觀察
豬行為學觀察記錄表:
組別:第三組觀察日期:2005年5月9日天氣:晴豬的日齡:約120d
豬
耳號
性別
開始觀察時間
結束觀察時間
觀察時間min
采食次數
平均采食時間min
大便次數
小便次數
爭斗次數
睡眠時間min
活動時間min無
雌
14:55
16:50
115
4
10
2
1
2
66
9
分析:豬一向有“好吃懶做”之習,其實這是有利于生產的,它把大部分時間用于采食(肉豬生產一般采取自由采食)、飲水和睡眠,以保證最多的攝取和最少的損耗,這樣就盡可能多的把所得營養物質轉化為豬肉,以提高生產速度。豬的爭斗在小豬群里較明顯,他們的爭斗不僅是因為爭奪食物、領地,還涉及到確定群居中排位的問題;外界的刺激也會誘發豬的性情的變化,以產生爭斗。(二)、豬的體尺測量及品種識別
因為本組做這個實驗時,有一個組正在做豬的行為學觀察一項,其它豬圈的很多豬都給其它的小組測過,或者有些豬有病,腿部站不穩,所以本組在測量中只選了一頭豬,最大的一頭豬。由于豬只較大,連續幾天來所受應激也較大,所以性情不太好,在保定時遇到一定困難。
豬的體尺測量
體長:枕骨脊至尾根的距離(軟尺)
背腰長:髻甲至尾根的距離(軟尺)
胸圍:切于肩胛后角的胸部垂直周徑(軟尺)
體高:髻甲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卡尺)
腿圍:自左側膝關節前緣,經肛門,繞至右側膝關節前緣的距離(軟尺)
腹圍:腹部最粗壯處的垂直周徑(軟尺)
管圍:左前肢管部最細處的周徑(軟尺)豬號日齡d
體長cm
背腰長cm
胸圍cm
體高cm
腿圍cm
腹圍cm
管圍cm7596
160
135
100
110
68
90
127
18
豬活體測膘
步驟:器械準備(檢查測膘儀是否完好,準備保定繩、毛剪和一些石碏油)保定(用保定繩套住豬的嘴巴,往上拉緊至頜骨,再拉緊繩子)
選擇測定部位并剪毛(倒數第三到第四肋骨間距背中線4-6cm)
測膘(注意在操作過程中要在探頭上涂一些液體石碏油,然后把探頭平放于測定部分,并與頗佳垂直密合,略施壓力。注意接觸面一定要密合,還有用力要適度)。結果記錄如下:
測定豬耳號
性別
日齡
活體膘厚cm
瘦肉率%7596
母
160
27
58.6
因為豬場的規模和生產所限,所存豬只大多為外國優良品種(如長白豬、杜洛克豬、大白豬等)與本地品種雜交所得的商品肉豬,所以品種識別沒實習。(三)、豬舍參觀、測量與豬的生產周轉
1、分娩豬舍有8個圈,每個圈有8個分娩欄
2、保育豬舍有8個圈,每個圈有8個保育欄
3、育肥豬舍有42欄
4、豬的生產周轉:豬的生產流程為:配種→妊娠→分娩哺乳→斷奶→保育→育肥母豬的一個生產周期為:配種→妊娠→分娩哺乳→斷奶分離→配種母豬發情平均時間=7+21*20%=11.2d;妊娠時間=114d;哺乳時間以35d算(有些養殖場可根據豬的品種、管理條件等實際情況采取21d或者28d斷奶,此處以35d斷奶期計算);所以,從一次配種到下次配種(一個生產周期)所需要時間約為160d。以農場豬場為例,分娩欄中有8圈64個欄,留出一圈出來做消毒時備用,能用的分娩欄有56個。所需種豬數為160/42×56≈213,取為210。即共有210頭種母豬。按一年360天的生產時間算,360/160≈2.25即一年可有2.25個生產周期,則每年所產的仔豬窩數為210×2.25≈470窩。每年以52周計算,則每周需要470/52≈9窩,按80%的配種率計算,則每周需要有12頭豬配種,所以一個圈里最好要12個欄,這樣比較符合生產流程所需,能提高效益。種用豬一般用3年即淘汰,則每年所要淘汰和后備的母豬為210/3=70頭,大約每個月要養7頭后備母豬,三個月的育成期計算,正好一個季度養約20頭。所以,如果種豬4頭一欄,后備豬也是4頭一欄,則需要(210-56)/4+20/4≈44欄,再加上6個空欄用以清洗消毒備用,總需要50個種豬欄。按公母比1:20計算,一年約需要10頭種公豬,因為種公豬1頭一欄,所以需要約10個豬欄,再加上2個空欄備用,所以需要12個種公豬欄和一個適當大小的運動場。
因為哺乳期為35d,所以仔豬在分娩舍時間為35+7(“去母留仔”)=42d
一般在70日齡,把保育舍的豬轉至育肥舍,所以育肥豬在育肥豬舍時間為180-70=110d。(四)、豬屠宰測定
本實驗測定一些主要的屠宰性狀,如屠宰率、瘦肉率等。由于條件所限,實驗對象不是生豬,而是已經屠宰好的一半豬肉。實驗的儀器是刀、尺、稱、游標卡尺、求積儀等。胴體分割時沿倒數第一和第二腰椎間的垂直線切下,包括腰大肌在內,為后腿;第5到第6肋間切下,之前的部分為前腿。測定項目和結果如下:
測量膘厚要測肩部最厚處、胸腰椎結合處和腰薦椎結合處三點的腰厚,結果取三者的平均值。
皮厚在第6和第7胸椎相接處測定,用游標卡尺測量。
眼肌面積用求積儀測量,依要求正確放置好求積儀后,找一個合適的起點,后使其繞行圖形一周后讀數N1,再繞行一周后讀數N2,則眼肌面積為(N2-N1)×10mm2。
瘦肉率=瘦肉重量/(骨骼重量+瘦肉重量+脂肪重量+皮膚重量)×100%
肉脂比=瘦肉重量/脂肪重量
后腿比例=后腿重量/胴體重×100%(沿倒數第一和第二腰椎間的垂直線切下,后腿還包括腰大肌在內)
腿瘦肉率=前后腿瘦肉率/宰前活重×100%
各項目依順序測得結果如下:右半體總重(包括腳、板油、腎等)31.62kg;斜長76cm;均膘厚2.205cm;皮厚.0250cm;肋骨數15;板油重0.70kg;腎重0.12kg;后腿重10.44kg;前腿重9.62kg;眼肌面積(求積儀兩次計數分別為N1=5229,N2=5714,眼肌面積為(5714-5229)×10=4850mm2=48.5cm2;肉色為4級;采樣時腰大肌0.278kg,眼肌為0.382kg+0.366kg,總共取樣1.026kg;
瘦肉總重為19.66kg,全部總計30.730kg,分割前總重30.84kg;
胴體瘦肉率=19.66/30.730×100%=63.97%;
腿瘦肉率=(6.918+0.278+6.12)/30.84×100%=43.18%;后腿比例33.02%;
耗損率1.1%;肉脂比2.931:1
(五)、豬肉質測定
因條件和時間所限,本實驗只測定了系水力,并演示了一下用數顯式肌肉嫩度計測定嫩度,pH等質量沒有測定。
1、測定系水力時,用的是重量法(還有一種為面積比值法)。先切一塊厚度均勻、合適的眼肌樣品,用取樣器取樣,稱重得m1,后用“上三層,下三層”的吸水性較好的衛生紙(是三層厚度的衛生紙,而且對折二次)包好,放在壓縮儀上加壓相應的公斤數后保持3min,撤除壓力后稱重為m2,則失水率=(m1-m2)/m1×100%;系水力=(肌肉總水分重-肉樣失水重)/肌肉總水分重×100%。本次實驗本組(第三組)所得數據為m1=0.0061,m2=0.0036,所得失水率為40.98%。
2、pH值的測定應在放血后1h之內測定,最后胸椎部背最長肌中心處肌肉為代表,可以有試紙法和pH儀法。
3、肉色在屠宰測定中測定過,是以最后肋骨處的眼肌為評定肉樣,用標準比色板對照。色板共分6個色級:1、2色淡;3、4正常;5、6色深。本次實驗所得肉色為4級,所以肉色正常。
4、脂肪含量:取最后肋骨處的背最長肌用索氏法抽提。
5、脂肪酸:用氣相色譜儀分析脂肪的脂肪酸組成。
6、蛋白質:用定氮法測定肌肉內蛋白質含量。
7、肌纖維:用切片法觀察肌肉纖維數目和直徑。六、分析、討論與小結
1、在豬的行為學觀察過程中,發現豬飼料的浪費現象嚴重,在詢問之下得知:豬場管理人員為了省時省力,一次性往料槽中添加兩三天的飼料。這樣是極不合理的,一來造成飼料浪費,二來可能造成飼料的變質,不利豬的健康。改進方法是少喂勤添,比如一天添一次量,所添飼料不要太多,不能超過料糟的某一限度。另外,豬在飲水過程中容易受傷,原因是乳頭飲水器的間距太大,使得飲水時上面的一個飲水器的尖端容易刮傷豬頭,而且水的浪費也比較嚴重。
2、在豬的體尺測量時,發現許多豬的腿部有毛病,不能正常的站立,或者站立時間不長,精神疲憊。可能是在前幾天的各組實習中,所受的應激較大,使其不安,身體虛弱,容易感染病菌而得病或者感到疲憊。
3、在豬舍的清洗消毒上,如果豬舍是空圈時,那么最好用高壓水槍沖洗,消毒液的濃度也可適度的提高;如果豬舍非空時,分娩舍、保育舍不宜用高壓水槍沖洗,一來因為濕度大而為病菌繁殖提供便利條件,二來因小豬的生理結構與功能的不完善,容易對其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再者會帶來污水處理問題。所以在豬舍非空時,一般不需要進行沖洗,在用藥物消毒時,也要控制一定的濃度。
4、通過觀察、測量和分析,我覺得農場豬場有許多不合理之處:造價太高,從生產上來說無此必要;豬舍里的糞道和凈道沒有分開;分娩舍和保育舍里的排尿溝太淺;各豬舍不配套,育肥舍太少,種豬舍未建,沒有按現代生產流程正確建設適宜的相應階段的豬舍,造成生產環節上的脫勾,不能完全或最大限度的利用所建設施,生產過程存在諸多不便,生產效益不高;分娩舍和保育舍離地太高,在生產中可能會產生許多不便之處,增大人力需要,也使豬只在轉移過程中產生更大的應激;豬舍與豬舍間無綠化,豬場的防疫設施不完善,防疫制度不嚴格,給豬的防疫和健康造成不利之處;育肥舍的豬欄可以相對小一點,因為一窩豬平均只有12-13頭仔豬,而根據育肥欄的面積(按每頭豬占地0.8m2計算)一欄可養18-20頭,這樣就不能充分的利用空間,不能達到最高的經濟效益。
5、豬從分娩舍轉到保育舍時,在斷奶后即父母轉走后,小豬還要在分娩舍再養一周,這樣能減少小豬所受應激,否則使小豬同時遭受改變環境和失去母豬的哺乳的應激,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其生長發育。
6、在實習過程中,一定要細心觀察,帶著問題去實踐,在實踐中找問題并解決問題;要掌握好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不能死讀書,要能根據理論和實際做相應的變通。
7、這樣的實習能給讓我們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掌握更實用的實踐知識,對我們知識、經驗的提高有很大好處,同時也激發我們在實踐中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如果有機會去現代化的大豬場參觀一下,或許收益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