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班里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出現自私,以自我為中心。不理會別人,不幫助別人的現象。
借此次活動激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
更新時間:2021-06-28 13:40:50作者:admin2
活動設計背景
因班里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出現自私,以自我為中心。不理會別人,不幫助別人的現象。
借此次活動激發幼兒樂于助人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5”。
2.感受到幫助他人的樂趣。
3.感知數字“5”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中班數學認識早晨中午晚上反思:認識“5”并知道其實際意義。
難點:感知數字“5”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自制的蘑菇100個(蘑菇上附有數字1~5)。
2.五個筐子,外面一次貼好數字1~5.
3.將70個蘑菇貼在一面墻上,做為兔子的菜園。
4.兔子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情景故事:兔姐姐生病了
讓配班老師扮演兔子姐姐(帶頭飾),請小朋友幫助她摘蘑菇。
二、展開部分
1.帶領幼兒去兔姐姐家的園子幫忙摘蘑菇,教師先示范。(將附有數字的蘑菇放進對應的數字筐子里。)
2.請個別幼兒先摘,并給與獎勵。
3.請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幫助兔姐姐摘完所有的蘑菇。
4.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有沒有哪個“小迷糊”放錯了筐子,改正并給予獎勵。
5.為了感謝小朋友,兔姐姐教大家做手指操。
6.最后告別禮物,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個數字蘑菇。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看手中的蘑菇,數字相同的為一隊,站成五隊,排隊回家。
四、活動延伸
讓小朋友將數字蘑菇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教學反思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他們的心里只有自己,不會為別人去著想,因而和小伙伴們相處時,總是斤斤計較,為了自己的一點利益不顧一切。
也有很少的一部分小朋友,樂于主動幫助他人,懂得謙讓別人,總是得到老師和小伙伴們的喜歡喝信任,都喜歡與他一起玩。
兩種孩子的反差,說明了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重要性,其實教育孩子去幫助別人,那種教育方式孩子接受不了,只要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偶爾做出的一點正確行為給予表揚,鼓勵就可以鞏固效果。另外,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看到成人的所作所為,可以去模仿。因此,家長和老師的言行本身就是強有力的教育力量,持之以恒,就可以養成孩子樂于助人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