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議課報告的格式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開頭、正文和結尾。
①標題 先寫標題。常見的格式:“×××老師教學《××××××》觀課議課報告”、“《" />
更新時間:2021-06-29 00:37:17作者:admin2
撰寫觀課報告格式和要求:
觀課議課報告的格式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即開頭、正文和結尾。
①標題 先寫標題。常見的格式:“×××老師教學《××××××》觀課議課報告”、“《××××××》教學觀課議課”。有時,為了突出某一特色、或某一主題的需要,也可用“主副式”標題,即前面加一個“主標題”,然后再寫上副標題。如:“突出綜合性學習的特色 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老師執教《××××××》有感”。
標題的內容應以肯定為主,不能一味否定、或批評,如《一堂完全失敗的公開課》,全盤否認了執教者的勞動,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寫成《一堂完全成功的公開課》,這也不合實際。應一是一、二是二,有啥說啥,不要以偏概全。
②開頭 內容格式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授課方面,包括授課教師的姓名、課題、地點(具體到學校、年級、班級);二是觀課方面,包括觀課議課教師的姓名、時間(具體到日期中的午別、節次)。由于這一部分還是觀課議課的主體,所以,這個開頭部分只相當于一篇文章的序言。但由于它包含著豐富的教學信息,故而不可少。
③正文 圍繞著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教學效果等逐一分析、討論。教學目標評價應注重三個核心詞語:準確(正確,符合課標、教材、學情;明確,師生有共同的、具體的方向)、具體(科學,符合“ABCD”法,符合學生實際,可操作性強)、全面(是“三維”的)。教學過程的評價不是簡單地記錄教學過程或流程(情境導入→初步感知→深入理解→拓展應用→總結消化→課外延伸),而是要說出每一環節設計與實施的優點,或個人的見解。教學策略的研討與分析時,大到教育理論、教學理念,小到教學手段、教學方法,都要談透;尤其要研討課堂教學中是否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這是現代課堂教學的支柱。教學策略評價能展示觀課議課教師的個人素養與專業水準。教學效果的研討與評價,可從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學的效果和教師教的效果三個方面去分析。課堂氣氛能從“觀”中獲得,一看課堂便知,學生的情緒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往往影響著課堂氣氛的是否活躍,學習情緒的是否高漲。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是檢查、衡量一位教師教學成績與水平的試金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評價中能否注重以學論教(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生成狀態)和學生發展(知識、能力水平的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目標達成度高、整體效果好;教學效果的評價應關注教師的素養與教學技能、專業發展。總之,正如全國知名教育學家、華東師大教授葉瀾所說,要分析、判斷一堂課是否基本做到了“五實”:扎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
當然,分析、討論的課堂教學因素較多,但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策略、教學效果的分析、研討是觀課議課的基本要素。其他方面的評價可以納入其中。如教學理念可納入教學目標、教學策略之中分析,教師素養可納入教學過程、教學策略中的方法與手段討論等。
④結尾 一般是總結性的評價,最后提出個人的建議。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取向,議課需要在全面分析課堂信息的基礎上,指出教學的主要優點和不足。議課強調集中話題,超越現象,深入對話,促進理解和教師自主選擇,意在把教師培養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動者,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解放。因是平等交流,所以建議時,語言應婉轉。研討、評議時應盡量說夠優點、說透缺點。優點是值得教師學習的優勢部分,而缺點則是值得大家研討、商議的部分,是提升教師能力與水平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