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7-03 00:51:02作者:admin2
教育部有明確的文件:《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4年度“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通知》(教基二廳函〔2014〕13號),各省市都轉發并且認真執行了該任務,可以肯定應該有證,并且算分。怎么算分?應該問當地教育局了。
有人說按同級優質課算,有人說按下一級別的優質課算,也有人說按同級公開課算,更是有人說按課題計算........呵呵。就差按教學能手算了。
沒有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獎狀肯定還是發的,如果沒有證件,肯定下一年老師不講了,即使講了也是應付了事,國家的資源庫怎么完美的組建起來??
我剛才問教研員了,他說應該有。只是國家教育部還沒正式條文,所以縣、市、區教育局也正在為難:不算,沒有下回了,算吧,怎么算公平?合理?還能調動積極性?
等等吧,相信黨和政府,有付出總會有回報..........
問題的提出:據調查,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明顯比上課開小差的學生成績高,上課認真聽講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嗎?
調查方法:
1、調查同學上課聽講是否認真情況,并記錄下來:
2、調查同學學習成績,記錄下來。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結論
上課認真聽講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建議
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1、上課認真聽講
顯而易見,你也聽過很多次了。但是上課認真聽講帶來的好處確實很大。上課認真聽講,不懂的地方向老師提問,自己下課以后學習也就輕松得多。還有就是自己一個人完成家庭作業,每個學期中期就進行一次總復習。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至少對我來說,它們都起到了不錯的收效。
2、在考試幾周前開始收集復習資料
考試前幾周是最忙的一陣子,我經常出入圖書館復印同學的上課筆記。因為我常常跳課去尋找工作,所以我不得不到處借筆記和復印它們。整理筆記的過程,也是一個了解考試內容的過程,你會濾一遍整個學期學到的內容,而你也就無形中將學到的內容相互聯系并構造成了一個知識網。
3、迅速簡略地讀
一旦復習資料都收集好了,將它們都按順序整齊的排好,花上半個小時左右迅速簡略的閱讀一遍。花上10~30秒每頁,閱讀那些最重要的地方(標題、下劃線、粗體字)。迅速簡略地讀可以進一步加強你對課堂內容的了解。
4、提早開始復習計劃
有這么一條謊話經常被提起,“現在就復習太早了,我會馬上就忘記所有復習過的東西。”其實這是你希望拖延事情而對自己的撒謊。開始復習計劃從來都不嫌早,而怕開始太晚都沒時間了。最后幾天臨時抱佛腳不會有多大的作用。至少一周的時間來實施復習計劃,而有些難度大的科目更需要投入多余的時間來取得一個好成績。
5、自律
人總是太容易高估自己,你并不像你自己相信中的完美。你需要寫下一個計劃表并且實行它。一大早就開始,從而擺脫其他外界的干擾。一心一意的學習,每天早上2~3小時,在加入下午2小時,計劃表不一定是完全好的,但是你堅持遵照執行,收效不會差的。
6、計劃你的學習計劃——疊加或者重復
有人喜歡每天閱讀一章內容,疊加地復習所有內容。而我更偏向于不斷重復的復習方式,我可能反復地閱讀課堂筆記來回十多次,每次都多了解一點。疊加地復習可以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查閱筆記外與章節相關知識,重復地復習就不行,但是重復復習能更快地在各個章節中融會貫通。
7、有規律的休息
連續學習20個小時并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不要讓勞累煩擾你,調查顯示勞累的學生往往取得更糟糕的成績。一旦累了,你的大腦就不那么好使了。所以我建議不要一次學習超過2小時,而且中間還需要簡短的休息,2小時后就享受一個長點的休息,去外面走走,看看電視,嘗試想些其他的。
8、打盹和健康地睡覺
當你睡覺時,潛意識會產生深記憶和淺記憶,所以睡覺時,大腦的記憶力更好。你可以嘗試:在睡覺前讀一段資料;醒來后,再讀一遍。你會發現自己記得更牢固了。
9、不要一心二用
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你的大腦并不是Intel Core 2 Duo處理器。不要在有吸引力的事物旁邊學習,像不要在電視機前復習等等。嘗試找一個安靜舒服(不要得舒服讓你倒下去就睡著了—)的地方,并且盡量進入學習狀態。
10、避免咖啡因
咖啡、可樂、紅牛可以幫助你熬上一晚上不睡覺,但是卻不能幫助你熬一晚上去有很高的學習效率。咖啡因雖然會暫時提高你的記憶力,但是也會影響到你的注意力,使你難于集中。如果在長時間的學習后,確實感到累了,就不要勉強自己。去休息一下或者睡一個20~30分鐘的小歇。
11、遇到問題趕緊問
不要懶惰、害羞或者鉆牛角尖。如果你遇到問題,就趕快去問你的同學、任課老師或者Internet。同樣的,當別人詢問你問題時,也要幫助他們。解釋問題也是提高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的方法。
12、查閱以前學過的知識
查閱以前學過的知識,參加過的考試。你可以獲得一些不錯的啟發,如何學習,考試時要注意什么,考試題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