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20 11:35:03作者:網絡
問:教育扶貧工程對貧困地區學生有哪些資助措施? 答:一是穩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逐步完善青少年營養標準,建立學生營養監測網絡,加快片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伙房或食堂等生活配套設施的建設。 二是完善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孤兒、殘疾幼兒入園和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高等學校對來自片區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將優先予以資助。 三是完善職業教育資助政策。落實好中職教育免學費和助學金政策,在國家獎助學金等資助政策上對高等職業院校涉農、艱苦、緊缺專業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傾斜;對有計劃轉移到省(區、市)外符合條件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由生源地人民政府和接收地人民政府通過統籌教育、扶貧、農業和對口支援等資金落實住宿費、交通費等補助;“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陽光工程”等各項資金,按國家規定優先對當地農民或已進城的農民工接受技術技能培訓予以補貼;對未升學的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免費提供農業技術技能培訓。 問:教育信息化對于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意義重大,教育扶貧工程計劃如何推進這項工作? 答:一是加快片區學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到2015年基本解決片區內義務教育學校和普通高中、職業院校的寬帶接入問題。 二是通過衛星、電視、互聯網等遠程教育平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開放大學和高等學校繼續教育機構要開發適合片區的教育資源,加強片區學校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優先為村小學和教學點配置數字化優質教育資源。 三是優先在片區實施“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相關項目,開展片區教育行政干部信息化管理能力培訓,加強學生學籍、資助等重要基礎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
古人云“家貧子讀書”。教育扶貧是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結合當地實際,切實研究解決學前教育不足、普通高中優質資源緊缺、職業教育培訓能力薄弱等問題,全力發揮教育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為實現當地整體脫貧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