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7 18:45:41作者:網絡
其實很多制度的最初本意都是很好的,教師教研也是想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促進教師反思自身的教育,但是當這個制度與教師的職稱評定相聯系,間接的影響到了教師的收入,教研就變味了,變成了為教研而教研,不是為了成長而教研。更多的人為了能有教研,不得不出錢買來教研成果的發表,甚至買論文,真正專業成長的本意已經失去了。反倒變成更多的人評上職稱后就不肯再教研了。倒是養肥了一批雜志社,呵呵呵。
我研究過教師的教研現狀,大部分的研究層次很低,更多的是重復研究和教育總結,對教育科學的促進作用不大,更多的只是評職稱的手段,但是反之,如果沒有教研,是不是也會有很多弊端了,就像是沒有壓力的學習,不用考試的學習,更多的人就會放棄呢?而且不根據教研成果評職稱的話,是不是走后門的人更容易評上職稱呢?而真正能夠有意識的促進自身成長的教師,是不是會在教研上有一定的成就的呢?
個人淺見,作為教師的共同的無奈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