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8 03:56:32作者:網絡
首先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絕非易事。為了很好地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李峰老師先是以故事引入,揭示習作題目:《成長的煩惱》。此時能很好地勾起隱藏于學生心底深處的煩惱,激發學生述說心中的煩惱的欲望,鼓勵學生敢于表達。接著教師就讓學生小組里互相說自己的煩惱,此時能讓學生得到口頭語言表達的訓練。現在我們農村小學教學普遍忽視了“說”的訓練,認為只有書面習作才是習作,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只強調識字教學是重點,而輕視口頭語言訓練,因而缺乏書面作文的表達基礎。針對這種情況,在習作教學中時,一定要堅持說寫并進。“說”是“寫”的先導、是“寫”的基礎。能夠說流暢了,證明思維已基本成熟,再用文字表達出來,自然就容易多了。在訓練“說”的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方法:說真話、表真情。接著教師通過展示《媽媽,請你給我一點自由》例文中的心理描寫部分,讓學生體會心理描寫能使文章更感染人,從而要求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也要善于抓住心理描寫,使自己的文章更感染人。這個環節就給了學生習作上的方法指導。接著教師再次出示《請不要對我冷漠》中的習作片段,讓學生進行補充:他的冷漠態度,我常常想:-----------------------。這個環節就是針對習作中的重點部分進行訓練,學生得到了如何進行心理描寫的一次訓練。此時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方法,教師就讓學生看這次習作的要求,看完后,學生就基本上知道是寫什么,要怎樣才能寫得感人。
總之,習作教學就是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進行文字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