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23 08:11:20作者:網絡
數字化技術使教學的資源更豐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源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利用數字化技術,可以找到豐富的教學資源,解決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問題。同時,不管是文科的歷史地理,還是理科的微觀世界,都可以通過利用現代技術,得以再現。教育信息化的出現本意便是想給老師減負,給學生減負,例如青鹿教育的智慧課堂建設,在課前提供精品資源(如課件、題庫等)給老師進行應用;課中利用隨堂測驗功能,可以立刻掌握學生課堂的反饋信息。文件發送、隨機挑人、屏幕廣播等功能則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課后,老師還可以利用青鹿教育提供的資源云平臺,對學生進行分層次的課后作業布置,這降低了作業的盲目性,讓學生無需面對大量重復而無效的作業任務。此外,通過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享受學習,同學之間有充分時間進行討論,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發現的樂趣,讓學生學習變得更自由,同學之間溝通顯得更自然,課堂表現效果顯得積極,為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012年出臺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技[2012]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為推進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教育信息化的總體部署,我部組織編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制定和實施《規劃》,建設覆蓋城鄉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信息化體系,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實現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創新,對于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學習型社會和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大意義。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擺在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的戰略地位,切實加強對《規劃》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廣泛組織開展學習,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大意義和《規劃》確定的指導思想、工作方針、發展目標、發展任務、重點項目和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要加強統籌協調,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有力、有序推進《規劃》的組織實施。要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教育信息化工作。要落實工作責任,嚴格督查考核,切實把《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地區、各部門、各高校在落實《規劃》過程中出臺的重大舉措和取得的重要成果,應及時報告我部。附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doc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