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23 20:16:38作者:網(wǎng)絡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品味詞作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了解意象的含義。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鑒賞意象,學生提高朗讀能力。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革命豪情,學習毛澤東同志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和 遠大的理想抱負。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品味詞作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了解意象的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鑒賞意象,學生提高朗讀能力。三、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播放短片《恰同學少年》。在湖南長沙第一師范校園中,毛澤東和一群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意氣風發(fā)、熱情奔放的年輕人,擲地有聲地發(fā)出呼告: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鏗鏘的語言中傳達出這群年輕人的凌云壯志。
??16年后,毛澤東再次來到長沙,站在了橘子洲頭,面對萬千景象,他是否豪情依舊,壯志依然?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沁園春 長沙》。(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播放名家朗讀,學生小聲跟讀。2。學生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請其他同學評價。3。
??學生自由朗讀后齊讀。(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A。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萬山,層林,江水,舸,鷹,魚B。請用一個具有表現(xiàn)力的詞來說說各個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萬山(紅遍):紅之廣闊。層林(盡染):紅的深透。漫江(碧透):江水溢滿,清澈之極。百舸(爭流):千帆爭發(fā),充滿生機。
??鷹擊(長空):矯健有力。魚翔(淺底):輕快自由。萬類(競自由):昂揚奮進。C。這些意象的特點表明了什么?壯麗的景象與毛澤東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立意契合,抒發(fā)了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四)拓展延伸1。
??誰能說一說毛澤東這個人?“自古英雄出少年?!敝袊茖W院人才學研究小組曾經(jīng)對50位名人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中有90%是在20歲以前就立下了志向。如岳飛的“精忠報國”,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周恩來的“面壁十年圖破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宏愿,都是他們在青少年時確立的志向。
??2。采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本詞作,讀出詞作的感情。3。配樂誦讀詞作,感受革命豪情。4。表演讀,兩個同學帶我們走入。一位男同學來臺上扮演毛澤東,女同學讀,男演員要根據(jù)女同學的誦讀作出相應的動作。(五)小結與作業(yè)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以站立的姿勢,去感受偉人的情懷,體會崇高,讓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放聲朗讀,“獨立寒秋。
??。。。。?!?。作業(yè)。A。課下搜集寫秋的語句,加以品評鑒賞,對比感知毛澤東的樂觀昂揚的豪情壯志。B。以300來字的片段,寫出“21世紀,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該怎么做?”四、板書設計相關更多資料可以關注遼寧中公教師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