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不僅決定課程資源的選擇和利用,而且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學好語文、用好" />
更新時間:2021-04-26 19:35:57作者:網絡
一、充分開發與利用好教師資源
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不僅決定課程資源的選擇和利用,而且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典范,而且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教學中,要充分把教師的情感資源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如教《盧溝橋烽火》、《我的戰友邱少云》、《豐碑》等愛國篇目時,仿佛親眼目睹英雄們或昂首闊步走向敵人的屠刀,或用自己的胸膛勇敢地撲向正在噴射著子彈的槍口,或在敵人嚴刑拷打之下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胸中涌出對英雄的崇敬仰慕之情,只有自己先被感動,才能以這一感動走向學生,激起學生學好課文的情感。
二、充分開發與利用好校園環境資源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合理的校園布局、優美的校園環境帶給學生的不僅是身心的愉悅、美感的熏陶,而且為學生學習語文描繪一幅多彩的畫卷。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內容,也為學生語文學習創設了良好的空間與載體。關注校園文化,品味校園文化,帶給學生的將是無盡的語文養料。一塊標語牌本身就是語言的精華所在,引導學生感悟,使學生體會到語言的精練和表現力;一處處名人名言催人奮進,發人深省;一條條文化長廊是語文知識的海洋,引領學生在語文世界里遨游。如《九寨溝》、《三亞落日》等一些優美景物描寫的課文或相似的景物寫作訓練,可以以校園為直觀對象,掌握寫作方法,體會優美景物。
三、充分開發與利用好社會資源
要開發與利用社區資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學語文,生活是學生學好語文的最好的教科書。組織學生春游,參觀紀念館等各種校外活動,體會家鄉的優美景色,了解家鄉的自然風貌,懂得家鄉的革命歷史等,從中學到許多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愛自然、愛家鄉的感情。例如:在教《小鎮的早晨》一課前先布置學生進行目的性觀察:觀察早晨的鎮上有哪些人物?有哪些景象?發生了哪些事?要求各選擇一個側重點進行觀察。上語文課時,由于學生有了素材積累,便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交流,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景象,交流自己對此的感想……真所謂暢所欲言,掌聲不絕,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為社區服務,如當讀報員,為身邊的小朋友、老人讀書報;當宣傳員,為社會出好宣傳板報。在宣傳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增長知識,增強能力。
四、充分開發與利用好學科資源
語文學科具有鮮明的綜合性特點,這決定了它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我們在開發與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時,必須打破僵化的學科框架,完善學科體系,讓學生從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中,利用好學科資源。例如,在教學描寫“春天”的課文時,可以溝通語文學科與美術、音樂學科的橫向聯系,圍繞“感受春天”這個主題,讓學生吟誦描寫春天的詩文,描繪春天的畫卷,歌唱春天的歌曲,促進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