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19 09:29:17作者:admin2
語文教學依托教材,但又不完全依靠教材,所以不管是哪種教材其實在教學時對課文的處理時都遵循同一個原則,就是“用教材教學生學習語文”,通過引導學生學習一篇篇的課文,在學習這些課文時把學生的說話、閱讀、寫作、傾聽等能力培養訓練好。
初中教學時使用的教材一般一冊使用一個學期,即一個學年學習兩本。每冊教材大至7至8個單元,基本上能夠滿足每個學期二十周左右的學習時間。一般其中考試前十周左右的學習時間學習半冊書。
初中語文教材一般二十四課左右,精讀精講課文占一半,十二三課,剩下的是自讀課文。一般精講課文二至三節課一篇課文,自讀課文最好一節課一篇課文。語文課文每篇都牽涉到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等因素,文學常識、思想情感、技巧能力都在涉及,面面俱到是不行的,只能根據課文的特點每篇課文在完成基礎的知識和能力學習后,抓住重點進行學習,選擇適合于相應的課文的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策略,需要對整個初中及每個學年的學習重點進行宏觀設計,以避免教學的盲目和隨意性。網上很多關于北師大教材總目錄的文章,你上網自己找找看,一定要認真地全面地多讀讀,就會有感覺,知道整個初中一年級至三年級的側重點各是什么,教學時就會心中有數了。
最后說課文的處理。你所說的比較探究的課文可能是指經典的篇目,如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等,這樣的課文學習時不能少于兩節課,第一節課主要是解決基礎的東西和對課文整體感知把握,第二節課對寫法語言等進行賞析。帶星號的可讓學生自讀,但老師須進行指導,布置相應的練習進行輔助學習,也可由老師領著學習。有各別篇目也可當精講篇目來學習,因為精講略講(學生自學)的篇目并沒有根本的區別,只不過根據教學的要求進行了區分而已。
比較長的課文可適當增加時間,也可長文短教,比如法國作家莫泊桑的《項鏈》,篇幅就比較長,可用三節課處理,也可用兩節課處理。用兩節課處理時,需要抓住重點,將情節的設計和人物的分析作為主要內容進行學習,甚至也可用一節課學習,關鍵是你將用這篇文章培養學生的什么能力了。如果用一節課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讀體會小說情節的巧妙,人物的性格學生只要讀完也能了解。
語文難教,因為教好不易,有些人窮一生也不一定能成為好語文教師;語文也不難教,只要認真備課,投入精力把基礎東西教對了教實了,還要投入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將生活和語文聯系起來,語文也沒有什么難的。于漪是全國語文名家,但她是學心理學專業的;錢夢龍學歷也不高,但他教的課學生愛聽,能力提高快;魏書生出發時間特別多,但他的學生語文學得好,關鍵是魏老師能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我管理,民主才能高效。
祝你早日進入狀態,成為一名好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