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假設大學畢業22歲考入學校獲得事業編制,第一年拿試用期工資,相當于轉正的80%,每月扣除五險兩金后實際到手在2400月左右,加上年" />
更新時間:2021-07-12 06:19:48作者:admin2
這個賬其實很好算。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假設大學畢業22歲考入學校獲得事業編制,第一年拿試用期工資,相當于轉正的80%,每月扣除五險兩金后實際到手在2400月左右,加上年終績效、公積金等收入,年入5萬左右。轉正后定初級,年薪6萬左右(含公積金),四年后才能評中級,也就是這四年的年收入都是6萬,加上試用期的,前五年收入是29萬。
五年后聘上中級職稱,收入遞增30%,年入在8萬5左右,5年后評副高,意味著這五年的工資收入基本上維持在這個水平,五年總共43萬左右,加上前五年的,十年總共70多萬。
聘上副高職稱,收入預計遞增25%左右,個人年入將達到12萬水平,五年副高總共60萬,加上前十年的70萬,前十五年總共130萬。
然后五年后評上到正高,正高比副高收入高30-35%左右,個人收入差不多可以到18萬,之后一直干到退休,22歲工作到60歲退休,總共37年工齡,減去前面的15年,還有12年,那么這12年的收入大概在216萬,合計前面15年的130萬,總共350萬左右。
也就是說,一個中西部地區的在編教師如果一路順風順水評聘上職稱,干一輩子的收入一般在350萬左右,至多不會超過400萬。這還是包括了公積金在內的全部收入。
如果是東部發達地區,基本上是中西部地區的一到一點五倍,也就是在700到1000萬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