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資不低于或高于公務員工資!”幾十年了,這句話,老師們聽得耳朵都長繭了,或許某年某月真要兌現了,也不敢" />
更新時間:2021-08-28 01:41:00作者:admin2
“狼來了!”這句話說多了,就會使人們在危險真正降臨時,而疏于防備。
“教師工資不低于或高于公務員工資!”幾十年了,這句話,老師們聽得耳朵都長繭了,或許某年某月真要兌現了,也不敢相信。
我們大學同班畢業的同學,絕大多數在同一個市不同的縣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據同學們曬出的工資卡,同市不同縣,工資高低也不一樣。
出現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就是:工資中各地方“津補貼”部分標準不一樣。一般而言,地方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情況好點的縣,其津補貼部分發放較為足額;相反,經濟落后和財政差點的縣,發放就存折扣的情況。
“三味”不懂地方財政的情況,不過,也時常聽一些知情人講:在教師工資這一塊上,上級有文件規定應當要兌現的,但由于地方財政狀況或其他種種原因,地方政府存在“必發的,折扣發;可發可不發的,一般就不發。”
因此,地方挪用教育經費、克扣教師工資的情況,還是較為嚴重的。
2020年,落實“教師工資不低于或高于公務員工資”這項教育法規,應當說也是“決勝年”,不僅教育部連發幾個相關文件通知,其他部委也已展示出足夠決心,并表示將加大督查力度,對落實不力的地方政府及有關責任人予以追責。因此,老師們的期待達到前所未有的急切程度。
今年年底能否兌現呢?
“三味”認為,關鍵取決于三大方面:
一是,財政資金的來源是否有保障。否則,地方政府再重視,也是難以兌現的。
二是,地方政府必須對教育有一個高度的切實的認識,并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思想。否則,即使這筆預算資金到位了,也可能被挪用到其他方面。
三是,上面的督查力度必須敢于較勁、較真,不得流于形式,多深入一線教師,了解基層實情,才是督查的落腳點。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并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