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30 20:30:04作者:佚名
近日,錢江晚報記者拿到了一份小學課表——語文探索、STEM與創客、戲劇與動畫……這是昨天杭州市二中白馬湖學校104班的課表。令人意外的是,繁體中文、數學課卻不見蹤影。
接下來的幾天也不例外,體育健康、新禮儀等各種新奇課程相繼出現,傳統課程卻集體缺席。
語文課和數學課去哪了?這些新奇的課程教什么?
記者采訪了這份時間表的原創者之一、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小學部校長鄭煒煒。
她告訴錢報,孩子們現在還在學語文和數學,只是學校根據小學生特點,打造了一套“兒童可能性課程”,對一二年級的課程全部進行了調整,原來簡單的語文、數學等傳統科目名稱,都被“兒童可能性課程”的五大課程內容所取代。
這五門主要課程正是新課程標準下的新增課程,記者將逐一進行分析:
語言探索課程:融合漢語、英語等;
STEM與創客課程:融合數學、科學與信息技術;
戲劇與動漫創作課程:融合音樂、美術、語言等民族課程;
體育與健康課程:融體育、品德、音樂等為一體;
新禮儀課程:融合綜合實踐活動、道德、語言等。
因此解碼后,104班的新課程表(一周)如下所示:
語言探索課程:共12課,其中漢語8課,英語3課,中英結合1課;
STEM與創客課程:共6門課程,其中4門以數學為主,1門以科學為主,1門數理融合課程。
戲劇與動漫創意班:共5個班,其中美術2個班(1中教1班外教),音樂2個班(1中教1班外教),美術綜合課1班,內容包括文學、音樂等;
體育與健康課程:共4個班,其中3個班以體育為主(1個班中教,2個班外教),1個班融合了體育、品德等內容;
新禮儀課程:共4課,其中2課以道德為主,1課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1課融合綜合實踐、道德等內容。
為了讓家長更容易理解,學校在時間表上做了特別的標注。
改變的小學課程表并不只限于杭州市白馬湖第二中學。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下灣校區301班的課表上,沒有語文課和數學課微整形學校哪里好,取而代之的是語文與應用、數學與生活、美術與欣賞、體育與保健、光譜課、公民小實踐、科技博覽等課表,解讀課表的方法和上面類似。
該校教學主任朱玉云告訴錢報,這是學校將傳統課程劃分為六個領域,整合三大板塊的拓展內容微整形學校哪里好,并自行開設新課程的基礎課程,加上選修課——譜系課,以及校本課程——小公民實踐課,組成新的課程表。
除了這些徹底改造的時間表外貝語網校,一些時間表還進行了“微整形”。
例如,杭州師范大學東城小學的課程中,思維課已經取代了數學課。
還有哪些時間表有變化?
其他小學還在沿用傳統時間表嗎?昨日,錢江晚報記者采訪獲悉,杭州市白馬湖第二中學并不是唯一一所改變時間表的小學。
杭州市賣魚橋小學下灣校區301班的課表上,沒有語文課和數學課,取而代之的是語文與應用、數學與生活、美術與欣賞、體育與保健、光譜課、公民小實踐、科技博覽等課表,解讀課表的方法和上面類似。
該校教學主任朱玉云告訴錢報,這是學校將傳統課程劃分為六個領域,整合三大板塊的拓展內容,并自行開設新課程的基礎課程,加上選修課——譜系課,以及校本課程——小公民實踐課,組成新的課程表。
除了這些徹底改造的時間表外,一些時間表還進行了“微整形”。
例如,杭州師范大學東城小學的課程中,思維課已經取代了數學課。
為迎合“互聯網+”時代,杭州茅以升實驗學校也在課程設置中開設了“品德+”課程。
時間表為何改變?
錢江晚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杭州各小學課程表變化風格各異、時間不一,但基本都是去年開始變化的,原因就在于2015年發布的《浙江省深化課程改革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學校在按規定開設語文、數學等基礎課程的同時,積極探索開發延伸課程,一至六年級延伸課程學時每學年應占總學時的15%左右。但同時,學校既不能隨意增加教學時長,也不能隨意減少品德課、體育與健康課、藝術課等課程和活動的學時。
因此,很多學校開始探索長班、短班等課時安排方式,也思考課程創新整合,制定有特色的學校課程計劃。
例如,茅以升實驗學校的《道德+》課程,是在校本課程《生活與道德》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快樂星期五》整合的基礎上開設的。
課程采用課堂教學與主題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目前已開設“品質杭州”“行走江干”“影視欣賞”“健康素養”“成長挑戰”“多彩節慶”等6個主題,讓德育不再局限于課堂,改變了授課式的德育。
傳統課程,教材不變,但名稱改變
從這個角度看,小學課表的改變意味著語文、數學等傳統課程內容還在,也還是使用統一教科書,但課堂上增加了很多延伸內容,因此課程名稱也隨之改變。
例如在賣玉橋小學的數學與生活課上,老師除了教學生加減乘除,還會介紹很多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如何計算家里的電費、購物時如何省錢等等。再比如語文,在應用課上,老師不僅要講授語文、英文課本的內容,還要引導學生背誦經典詩歌、口語交流等等。
新的作息時間表在麥育橋小學實行半年了,家長們普遍表示孩子適應得很好。他們還發現,成績單也隨著作息時間表發生了變化——再也看不到語文和數學的成績了。現在不是語文和應用得了多少分,數學和生活得了多少分……
小學教師表示,這是因為評價方式必須與課程改革相匹配,才能看到改革的效果。
從目前來看,小學生和家長對新的課表和成績單適應得很快,但對初中老師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新的挑戰。將來,在選拔優秀學生時,我們可能不再會問他們語文、數學是否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