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05 22:03:11作者:佚名
在橫向開放辦學方面,遼寧省主動搶抓新時代國家對外開放戰略機遇,積極開拓高水平國際化創新人才聯合培養新路徑、新模式,推動成立了中國—烏克蘭大學聯盟;支持省內35所高校設立一批高層次國際教育合作平臺和項目;沈陽理工大學建設了俄羅斯院士專家工作站和聯合實驗室;沈陽農業大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院校開展交流合作,共同推進農業人才聯合培養。
遼寧省主動打開區域間高等教育合作的大門,牽頭成立了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省一區”高等教育開放辦學聯盟,并制訂了指導意見。將在推進學科交叉融合聯合開發教學資源、深化培養模式改革建立學分互認制度、開展教師互聘交流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推進平臺共建共享及重大項目申報、攻關協同創新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
在省域范圍內,遼寧省強化制度創新,拆除各高校封閉的“圍墻”,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在校際、校所、校地、校企合作等方面動態推進,一批高校聯合共建研發機構和高水平重大科研平臺應時應勢而生。由此產生的“苗圃效應”,更大地激發了開放辦學的活力和張力。
在縱向開放辦學方面,遼寧省積極推動高校資源向中小學開放,讓更多的大學老師站上中小學的講臺,讓更多中小學生能夠走進大學的科研實驗室。例如,遼寧中醫藥大學與沈陽市皇姑區教育局共建附屬學校。遼寧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運動館、博物館、實驗室等向附屬學校師生開放,并組織專家力量與中小學共建中醫藥文化課程等。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這一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徑的探索,為全鏈條培養人才提供了更多實踐參考。
在開放辦學縱橫交叉的支點,遼寧省實施了高校重點科研項目“揭榜掛帥”制度,圍繞“卡脖子”技術實施協同攻關,遼寧省教育廳聚焦全省重點產業,在智能制造、種子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針對企業創新發展需要的共性技術,邀請專家進行設計凝練,編制榜單,并向高校張榜發布。項目實施以來,高校科技創新的新態勢,像引人矚目的風景,為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吹來了一縷清風。
建立各教育主體良性互動關系,以開放的行動創造內生動力
教育始終伴隨著人類發展的腳步,它無比切近人的生活,對人的影響和改變觸手可及。教育的光芒有時甚至超過太陽,可以穿越迷茫,直抵人的精神世界。教育對人的影響是深刻而廣泛的,它已經滲透到社會最為微小的地方,教育的鏈條又是延展的,每個家庭和社區都有教育的痕跡。教育既是政府的責任,又是全民的責任。遼寧教育對此有著清晰判斷:教育不僅僅是教育人自己的事,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遼寧教育需要更大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