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04 16:40:12作者:佚名
這六個方面的內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教育中的具體細化和落實,強調了大德、公德和私德的培育,身心健康與習慣養成,強調了家庭教育不同于學校教育的獨特性。
家庭教育促進法對于家庭教育的具體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明確而詳細的要求。
第一,親自養育,加強親子陪伴。童年只有一次,陪伴無法替代。親子養育,加強親子陪伴,應該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義。我曾經說過,父親是男人最重要的工作,母親是女人最神圣的天職。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曾經進行過中國城市家庭教養中的祖輩參與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近八成的家庭是祖輩參與教養的。其中幼兒園前為77.7%,幼兒園期間是72.9%,到小學階段仍占60.1%,農村祖輩教養更是高達90%以上。應該承認,隔代養育有經驗豐富、時間充裕、情感親近等優勢,但也有觀念相對落后、方法相對陳舊、邊界難以把握等缺點。家庭教育促進法提醒父母親,父母是兒童成長的首要責任人,陪伴孩子度過短暫的童年應該是父母的重要使命。即使有隔代撫養,祖輩也不應該替代父母承擔責任,而應該發揮輔助、協助作用。
第二,共同參與,發揮父母雙方的作用。教育孩子是父母雙方的共同責任,父親和母親都不能缺位。在許多中國的傳統家庭,往往是“男主外,女主內”,教育的責任主要由母親承擔,許多家庭中父親教育缺位,成為所謂的“影子父親”,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提出要發揮父母雙方的共同作用。其中第二十條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離異的,應當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責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絕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阻礙另一方實施家庭教育。”也就是說,即使是分居和離異家庭,父母雙方也應該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
第三,相機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最本質特點就是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那樣:“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家庭教育情況怎么寫,是馬虎的生活就是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在家庭中,到處是教育的資源,也是教育的契機。父母親應該抓住各種機會,用生活本身來教育和影響孩子。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二十二條特別對健康合理的家庭生活提出了建議,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