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06 21:18:33作者:佚名
5.創新性出題。共性好考,個性難考,試題開放,探究創新高考也要注重共性與個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較容易,個性考查難度較大,因此高考試題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擴大開放性,體現創新性。
6.考查思維,解題容易。入易出難,路多口小,層層設卡,步步有難。高考為了保證選拔功能,試題必須具有良好的區分度。較難的題目,考生一般入題較易,之后會發現解題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寬,但越走越窄,越來越難。試題層層設卡、環環相扣,每一問都要攔住一批考生,只有最優秀的才能走到底。
7.思維穿透力考查考生。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見大,思維穿透試題往往從比較小的一點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擾,小中見大,透過表面現象,從本質上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8.課內外綜合考查。材料在外,答案在內,考查思維,體現能力高考命題不留教材版本痕跡,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書里沒有的,但考點知識都是考綱要求內容。
9.考查知識點的“應用性”。掌握理論,學以致用,學科價值,重在應用只有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學有所用,高考試題的學科價值在于考查知識的“應用性”,用知識解決問題,正是命題的目的所在。
10.以生考熟。體現國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擊軟肋。命題者在編制每一道試題時都要考慮我國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對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謂“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問題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識,大家都沒見過、沒做過,老師也沒講過,這類問題能考查學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體性“軟肋”。
1、試題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難易比例應配置合理。
2、試題設計不超出《新課程標準》、《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說明》和教材要求。
3、非選擇題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層次學科能力,答題量和思維量與賦分值應合理。
4、試題要求,必須科學規范,目標明確,在學術上沒有爭議。題目立意情境和設問應科學、可信、新穎、靈活,表達方式應合理、有效、準確、簡捷。
5、選擇題的題干應圍繞一個中心,和選項的關系一致,干擾項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錯誤,各選項的結構和語言長度應大體一致,各題正確選項的分布要基本均勻。
6、試題考查的學科核心內容和主干知識應具有合理的覆蓋和比例,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分析:2017年高考作文題是一道給出材料的半命題作文。題目的材料首先從高考恢復40周年這點出發,講高考的意義和40年來所取得成就、對全國幾代青年和無數家庭的影響,可以從作文中發現“立德樹人”的高考作文指導思想在考生思想實際中的體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