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5 20:40:48作者:佚名
隨著各地疫情形勢持續加重,適合居家隔離的人群逐漸擴大。
廣東已率先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11月27日晚,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組在廣東舉行工作對接會。廣東省省長王偉中表示,當前廣東疫情形勢嚴峻復雜,要堅持精準防控,支持符合條件的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隔離,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除了密切接觸者,陽性者能否居家隔離也成為關注焦點。近日,“鄰居同意陽性者居家隔離不送隔離中心?”成為熱議話題。近期,隨著疫情在多地不斷蔓延,居家隔離能否替代送隔離中心成為網友熱議話題。
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科主任醫師李東增表示貝語網校,對于無癥狀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觸者,多數人愿意居家觀察,但也需要考慮家庭、社區等因素。而部分老年人感染后,會發展為重癥,或者加重原有的基礎疾病。
李東增提到,因此,同一個社區的居民,家里有老人、病人,或者即將考試、有重要工作要做,可能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做到精準,一戶一策、一人一策,當然最好。現實情況是,沒有可靠的評估方法陽性媽媽照顧抑郁癥兒子居家獲批,很多社區做不到這一點。集中隔離的策略,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也就是說,由于疫情還在發展,缺乏科學規范的評估,社區基本采取了集中隔離的方式,陽性感染者原則上需要到醫院救治,或者到方艙醫院隔離。
但對陽性人員進行居家隔離并非毫無依據,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管理對象包括密切接觸者中的特殊人群、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以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后無法隔離進行集中醫學觀察的人員。
事實上,在最新一波疫情中,廣州一直在處理居家隔離陽性病例。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11月25日,廣州海珠大塘片區第十電網調運期間,陽性感染者陳靜被允許居家隔離,照顧其14歲患有抑郁癥的孩子。
轉運組是花都區人民法院來的,轉運過程中,陳靜稱想帶14歲的孩子一起去隔離中心,孩子患有抑郁癥,生活不能自理,核酸檢測結果仍為陰性。
十格負責人唐倩建議陳靜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格子里把她列為特殊群體,隨后派人補充相關物資。在向上級請示后,上級也同意了這一做法。
11月29日,界面新聞記者聯系到唐倩,唐倩告訴記者,陳靜目前仍在居家隔離,“除了這兩天有點咳嗽,沒有其他不適,孩子身體狀況保持正常。”
唐倩說,之所以決定讓陳靜居家隔離,“因為她是無癥狀感染者,沒有發燒等癥狀,如果發燒了,我還是會盡力勸她去醫院,孩子就通過其他渠道照顧。”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無癥狀感染者是指新型冠狀病毒病原體檢測陽性,但無相關臨床表現,如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覺(味覺)下降、腹瀉等自我感知或臨床可識別的癥狀和體征,CT影像學檢查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學特征者。
對于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第九版要求確診后2小時內轉運,初篩陽性者需轉送定點醫療機構或方艙醫院救治,無癥狀感染者需轉送方艙醫院隔離醫學觀察。
雖然對于無癥狀感染者,尚無明確特殊人群劃分,但在轉運過程中特殊處理現象屢見不鮮。唐倩提到,涉及轉運的8類特殊人群包括孕婦、腎透析患者、癌癥化療患者、殘疾人或臥床人群、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精神障礙患者、獨居老人或80歲以上老人,以及其他需要按時就診的患者,“這些人,是不允許去隔離中心的。”
對于特殊群體,如果身體狀況允許,一般會先居家隔離,申請特殊渠道(比如有醫護人員的醫院、隔離酒店等)后再轉運。此前,唐倩就遇到過孕婦、2歲兒童檢測呈陽性等情況,均是如此處理。
但陳靜本人并不屬于這些特殊群體,“她是特殊群體中的特殊群體,這種情況需要特殊對待。”唐倩說,8類特殊群體是固定的,但每個格子都可能出現新的特殊情況,“我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安排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像陳靜這樣全員居家隔離的案例此前幾乎從未出現過,也是唐倩參與抗疫期間的首例。面對第九版相對模糊的定義,這一決定也具有開創性意義。
一方面,廣州疫情仍處于高位,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在7000例左右徘徊,隔離資源緊張;另一方面,陳靜近幾天在家采取了足夠的防疫措施,她的孩子也沒有被感染,這也證明了居家隔離的可行性。
11月29日,唐倩打電話了解到,陳靜這幾天除了咳嗽,沒有其他不適,孩子身體也很好。“我明天就去她家,給她開點連花清瘟、止咳糖漿和一些生活用品。”
對于這一特殊情況,唐倩強調陽性媽媽照顧抑郁癥兒子居家獲批,疫情涉事人員的身體狀況是首要考慮:“前提是感染者的身體狀況良好,有一定的免疫力,病毒不會導致她出現發燒或者其他癥狀。所以依據還是要看實際情況。”
(本文作者陳靜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