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影響是,大量培訓會涌向在線一對一,因為需求沒有消失:
許多家長嘴里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問大家一個問題,補課是老師要補才補得嗎?錯了," />
更新時間:2021-08-18 11:53:45作者:admin2
我來談談打擊教培將會產生的影響吧:
第一個影響是,大量培訓會涌向在線一對一,因為需求沒有消失:
許多家長嘴里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問大家一個問題,補課是老師要補才補得嗎?錯了,家長才有決定權,家長想讓孩子補才能補,雙減打掉了供給側,需求側卻沒有改變,全社會變得如此封閉,線上將會是大家搶占資源的有力渠道,從八月份線上一對一的課量爆發式增長就可以看出,剛需和去年疫情時期一樣,再次擠爆線上一對一,可憐了線下的實體教培機構,部分人挨打部分人吃肉。疫情促進了教培行業的成熟和野蠻成長,巨頭的涌入帶來科技外掛,原先要一口一口吃的東西,現在直接嚼好了喂給你,效率大大提升,讓傳統教育很不舒服,所以有人眼紅了。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曾獲得國家的肯定和鼓勵,那個時候叫人家小甜甜,疫情稍微控制住了,就要改口叫人家牛夫人了,真可謂世事無常。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不以分數論,但是考試選拔的標準卻跳不出分數的圈子,目前的選拔機制還不能很好的與素質教育的初衷相配合, 學校的教材和考試脫鉤,既要面子又要里子,面子由學校來做,里子由教培機構來做,因此校外培訓是考試選拔的有效補充,如果不能釜底抽薪,揚湯止沸的整頓只會造成教培和監管的游擊戰,最終為難的還是家長。
第二個影響是,失業人員將會大量涌向公考賽道求生: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教培行業從業人員的特征:第一個特征是,從業的大部分為農村出身沒有背景的學霸。這個行業其實是有門檻的,沒有兩把刷子,沒有硬實力,得不到家長和孩子的認可,課量達不到機構的要求,很快就會被刷掉。所以能夠留下來的人,早期的學習成績絕不會差的,這些人從事教培的原因大多是早期沒有人生規劃 ,大學畢業后回到小地方沒有關系,又不甘于小地方兩三千塊錢的工資,大學所學的知識技能在小地方沒有用,只能用自己的優勢資源討口飯吃,這是學霸變現的最好賽道。那么這些人失業了,能去哪里?考試是他們的強項,不去考公,還能去哪里,不信請看下半年國考人數和22年春季的省考人數。第二個特征是,大部分為女性,這是由教育的屬性決定的,女性的細膩和耐心能夠獲得大部分家長的和孩子的認可,并且很多已婚女性選擇教培本身是想著兼顧家庭,這部分人失業了,求穩肯定是最重要的選擇,女性在公考中的戰斗力那是有目共睹。
在三四線城市,有句話叫做,不孝有三,無編為大。從這次教培行業大整頓可以看出,疫情這樣的動蕩時期,穩定是多么的重要,至少不會今天有班上明天就沒工作了,大起大落之下,必然會堅定大部分人考公的執念,可以預見接下來的國考省考必然會殺紅了眼,從這幾年華圖和中公兩大巨頭動輒五六萬的報班費可以看出,公考賽道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那么有人會問,這些人為什么不去私企呢,那是你不了解這一屆年輕人,私企的無良剝削壓榨,使得年輕人對私企的厭惡和排斥到達了極點,這屆年輕人可不傻,情愿去送外賣也不愿意去私企,私企這些年造的孽最終必然會讓這種厭惡感愈演愈烈,在周末雙休也能成為招聘福利的當下,你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死心塌地的搬磚嗎?,只怕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以上呢是我的一點淺薄之談,歡迎大家我的小視頻,全網視頻名稱“縱橫時評”,我們在評論區一起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