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06 20:56:04作者:佚名
《北京市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一經公布,北京市便計劃于今年著手開展首批“京娃”智能體的培育與建設工作。
3月7日夜晚,北京市教育局頒布了《北京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計劃(2025至2027年)》(該計劃簡稱為《工作方案》),明確指出需加速構建獨具首都特色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體系及模式。自本年度秋季學期起,北京市所有中小學將全面推行人工智能基礎課程,規定每學年課時量不低于8節,旨在實現人工智能知識的全面普及于中小學生群體。
《工作方案》進一步強調,北京市將聚焦于AI在“助教、助學、助育、助評、助研、助管”這六大關鍵領域的應用,力求挖掘人工智能在各個新場景中的潛力;致力于通過AI技術打造出具有首都特色的場景式、沉浸式以及融合式的實踐育人模式,以此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新突破;同時,積極探索由AI驅動的學生綜合素質評估體系,以促進學生個性化與多元化的發展。
澎湃新聞報道,根據從北京市教委獲取的信息,繼前期試點之后,北京市計劃于今年在中小學范圍內,著力培育并推廣首批11個具體應用場景。涵蓋:智能輔助教學三大應用領域——智能化的課程準備、課堂效果評估、智能化的作業與出題;智能輔助學習三大應用領域——智能化的錯題解析與資源推送、自動化的寫作批改、外語學習輔助工具;智能輔助教育兩大應用領域——智能體育教學、心理健康輔導支持;智能輔助評價一個應用領域——綜合能力素質的智能化評估;智能輔助研究一個應用領域——教師專業成長的智能化平臺;智能輔助管理一個應用領域——智慧校園系統。
教育領域的應用場景經過全新升級,人工智能將呈現出怎樣的面貌?據北京市教委的相關負責人透露北京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北京市計劃在年內啟動對首批7個“京娃”智能體的培育與建設工作北京市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旨在通過構建智能生態系統,重新塑造教育的未來。
京小寶這位養育師實際上是一個精準的保育照護智能體,它融合了教育、醫療、體育等多個領域的數據資源網校頭條,涵蓋了幼兒的生活成長、支持環境、照護措施以及發展建議等方面。
“京小師”這位培訓師,致力于助力教師實現專業化的成長,它是一個能夠為教師提供全面的教育教學輔助工具的智能存在。
“京小學”這款AI學伴針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設計了專屬的學習路線,提供了恰當的數字學習資源,并給予了深入的學習引導。它還圍繞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中高效吸收知識、課后有針對性的復習,給出了量身定制的建議和及時反饋。
京小健這位健康師,通過整合體育活動、美學教育、營養均衡的飲食以及衛生健康知識等多方面的資源,構建了一個旨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個性化方案。
課間休息僅十五分鐘,“京小壯”系統集成了安全提示、學習疑問解答、運動伙伴以及教室環境監測等多種功能,全面支持校園課間活動的有序、充滿活力和健康進行。
教聯體“京小幫”致力于提供家庭教育課程分享、AI智能家庭教育咨詢、區域教育資源活動管理以及教育服務導航等一系列綜合服務。
“京小思”以德為基,深耕京城,致力于將生動實踐與輝煌成就相結合,構建思政課程教學與德育實踐案例庫及教案匯編。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將思政教育的“小課堂”與社會實踐的“大課堂”巧妙融合,以期德育工作更加深入、更加高效。
在不久的將來,北京市將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進步和更新,不斷推出更多優秀的“京娃”。
《工作方案》同時指出,必須秉持謹慎和包容的態度,依照法律法規來加強,提升學生的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意識;同時,要尊重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警惕師生對技術的過度依賴和思維能力的退化;還需對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引發的規則沖突、社會風險和倫理難題進行深入分析,不斷增進教育領域中人工智能應用的法律合規性和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