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11-15 11:57:24作者:admin2
對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將經驗和教訓記錄在教案上,作為完善教案、改進教學、總結經驗和探索規律的依據,即為教學后記。教學后記和課前準備、教學設計一樣都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部分,但所不同的是教學后記是在課上完之后追記的,正因為這,很多教師還沒養成這一習慣。
寫教學后記不僅能幫助教師迅速接收反饋信息,找出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從而為調整教學提供可靠的依據,而且使教師在上同一內容時事半功倍,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
一、記失敗之處
再完善的教學設計也難免有疏漏之處,尤其是剛走上教壇的教師。把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敗筆,如處理不當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安排不妥的教學內容等記錄下來。上完《雨中登泰山》第二課時我就記下:宜把姚鼐的《登泰山記》先出示,引導學生比較晴天冬季登泰山與雨中登泰山之不同,從中領會作者雨中登臨的“獨得之樂”。上《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因剛請過婚假返校上班,婚禮的喜慶依存,我穿著一襲紅裙走進課堂,之后發現這與文中莊嚴肅穆、深沉哀惋的氣氛極不協調,于是教后我在教案上留下一筆:教師形象與文章基調要一致。記下了是失敗,并對其進行反思、剖析,使之成為以后再教所應吸取的教訓,這樣既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經驗,也積累了第一手資料,開拓了視野,教學水平自然得到提高。
二、記成功之舉
記失敗,能讓人從中吸取教訓;記成功,更能催人奮進。在教學中,有失敗的教訓,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悅。將教學過程中的成功之例,如形象貼切的比喻、巧妙的導入、留有懸念的結束語、激活思維的提問、獨特新穎的板書、學科之間的聯系、教法上的創新等記錄下來,為以后的教學參考提供經驗。《祝福》一課最后提問:有人說祥林嫂是沒有春天的女人,你們贊同嗎?此問一出,學生異常活躍,真有一石擊起千層浪之勢!于是我一回到辦公室就作了記錄。《芙蕖》寫荷花“花開之前”、“盛開之際”、“花落之后”的不同姿態,我引了徐志摩《沙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