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家長已瘋》引發的熱議,實際上是把家長的焦慮情緒突然點燃了,原本大家都還微焦慮,但是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突然來這么一個舉動,很" />
更新時間:2021-08-20 23:20:54作者:admin2
我是寒石冷月,我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由《南京家長已瘋》引發的熱議,實際上是把家長的焦慮情緒突然點燃了,原本大家都還微焦慮,但是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突然來這么一個舉動,很容易讓其他省份的家長都會產生一種錯覺——以后我們是不是也會這樣減負?
當減負成了指令性行為時,便意味著把家長往一片雷區里引,家長不害怕才怪。也就在前幾天,大家都在關注浙江省關于減負的意見征求草案,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讓廣大家長可以有心理準備的做法,至少家長們可以發聲,可以向有關部門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管最終大家的意見是否被采納,傾聽民意心聲這個通道是打開的。但是南京就不一樣,連預告都沒有,便直接推行了減負方案。結果就如同把家長突然引到一片雷區,轟地一聲,便引爆了矛盾,你說這能不讓家長瘋嗎?
減負不能是單方面考慮,還要把減負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充分考慮到,但南京沒有。就如些焦慮的家長講,如此減負這不是變相把我們推向社會的輔導機構嗎?孩子在學校就學那點知識,但是面對應試的激烈競爭,我們敢讓孩子拿出大量的時間去玩耍嗎?如果現在不下功夫,將來哭都找不到門啊。既然學校這塊減負已經做到了,可是誰對孩子的學業成績負責啊?于是乎,大家都會馬上考慮到,校內減負,校外增,這樣的矛盾實際上制定有關政策者應該想到,如果想不到,也應該做充分的調研啊。
別把減負當成一股風,減負不是單純的減量,還應講質,才能讓學習效率體現出來。當看到南京的做法時,有些明眼人就感覺特別可笑,如檢查組隨時可能抽查到學生,看看學生有沒有留不該留的作業,看看學生書包里有沒有不該有的練習冊或試卷等。這種做法不是變相逼老師和家長撒謊嗎?明明老師離不開成績的評定,家長也需要孩子有好成績。當所謂的減負變成少學或不學時,誰能接受這一現實?所以說,減負不要流于形式,不是演給某些人看的,而應既合理減量,還要講究質,既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還要讓孩子們有適當的休息與玩耍的時間。
結束語:從學校的減負,到家長的焦慮,這里還充分暴露出家長缺乏主見,沒有圍繞自己孩子本身去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就如有個別優秀家長,看到減負時,只是微微一笑,人家仍舊按著自己的育兒計劃去落實,把孩子課外生活做合理的安排,讓孩子學與玩兼顧,讓親子陪伴與教育和引導有機融合,將寓教于樂作為課外家庭生活的主旋律,學校學的那點知識,玩著就學會了,很難嗎?其實不難,難在家長缺乏主見,不愛動腦子,只一味被學校減負所蒙蔽了眼睛,根本就看不透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