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16 09:38:37作者:佚名
今天上午,審計署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17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這也是中央審計委員會成立以來第一份整改報告。審計署在今年6月份年度審計報告中公布的問題,整改情況如何?我們來看看記者最新發回的報告。
截至今年10月底,有關部門、單位和地方已整改問題2955.58億元,制定完善相關規章制度2944件,追責問責3299人。
在中央預算草案及預算管理方面,針對審計署此前指出的中央預算草案編制不準確不完整,預算分配管理存在薄弱環節,轉移支付管理不完善,部分財稅領域改革需要深化等問題貝語網校,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和有關地方政府糾正7.66億元,完善預算管理、稅收征管、行政審批等8項制度。
此外,審計署審計的57個中央部門和365個直屬單位已糾正47.26億元。對于超額申請資金問題,1個部門和4個直屬單位向國庫上繳資金5504.52萬元;4個部門和5個直屬單位通過調整預算、加強管理等方式糾正1.05億元。
審計署公布重大專項資金和民生項目整改情況
“民生”一直是審計報告中的高頻詞,不僅僅是中央財政。今年審計署就群眾關心的鄉村振興、醫保、項目工資等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
鄉村振興方面,針對審計發現的土地確權資金數額較大、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率低等問題,有關地方加快數據報送審計整改報告,及時撥付資金,三省已撥付9.62億元,三省已發放確權證364.9萬張,青海發放率達96%。
對于與群眾息息相關的醫?;?,審計發現一些地方統籌保障力度不夠,目前有關地方已通過增撥資金等方式整改9521萬元。對于125.9萬名未參加城鄉居民醫?;蛭聪硎鼙YM補貼的問題,目前已將其納入醫?;蚪o予補貼。
此外,有關地方政府和項目單位還向3.4萬名農民工發放拖欠工資5.94億元,處罰182人。
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針對審計發現的擠占、違規占用或者閑置資金、住房等問題,地方政府已糾正594億元,處罰525人。
審計署注重整改“三大攻堅戰”問題
在審計署此次發布的整改報告中,我們還看到了一個亮點,審計署圍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加大核查有關問題整改情況。
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3個地區通過財政資金還貸、項目市場化等方式,糾正部分地區違規舉債、擔保問題14.32億元,8個地區安排國債募集的閑置資金15.95億元。對于國有銀行違規向房地產行業融資、個人消費貸款流入樓市、股市等問題,相關金融機構通過追繳貸款、調賬等方式,已糾正219.83億元,其余141.04億元已全部清理完畢。
扶貧方面,有關地方已整改資金154.89億元,處理649人;針對扶貧資金、項目監管不力問題,有關地方通過加強后續管理、調整實施方案、完善審批程序等方式,追繳資金11.17億元,整改資金15.95億元。
審計署研究院院長蔣江華:截至今年11月,各地方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330多項完善精準扶貧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可以說有力地促進了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
污染防治方面,已整改63.98億元。針對小水電開發強度過大的問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檢查,有關地方組織推動小水電整改拆除。此外,農業農村部把打擊非法電漁作為專項執法的重點內容,會同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電漁具生產、銷售、電商平臺等開展檢查審計整改報告,收繳、取締非法漁具。
審計署:地方政府正整改營商環境問題
營商環境正成為檢驗全國高質量發展成效的“熱詞”。2017年審計工作報告指出,一些地方營商環境優化不夠,放管服改革不到位,存在違規征收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取或轉移前置審批中介費用等情況。
審計署發布的整改報告指出,針對一些地方營商環境優化不夠、“放管服”改革不到位的問題,2省整合13項投資項目申請審批事項,2省清理5項前置審批,2省停減2項行政審批,4省實現建設項目網上審批、監管、服務。此外,針對繼續違規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問題,2省3個單位公開停收3項收費,清理收費184.95萬元,上繳國庫1202.79萬元。針對亂收費、轉嫁收費問題,12省有關部門已停止收費,退還收費1.59億元。
審計署研究院院長蔣江華:這個報告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還沒有完全糾正,包括歷史遺留問題,也包括一些改革問題,審計署還會繼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總臺央視記者 張義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