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6 15:08:55作者:網絡
現在,絕大多數語文教師都已從思想意識上摒棄了從前那種完全以老師為主導的,以照本宣科念講義為主的滿堂灌式的俗稱“填鴨”的教學理念、方法和行為,正積極尋求且正在實踐以學生為主體的能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或曰嘗試教學法,或曰啟發式教學法,或曰導讀式教學法,或曰學導式教學法,等等。但無論何種說法稱謂,其本質和流程是一樣的,即首先由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安排學習任務(即出示問題),然后學生在教師的整體提示點撥或面對面的個體輔導下,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最后學生回答問題發表看法師生共同總結。
這種教學方法與從前完全以教師這為主體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相比,自然前進了實質性的一大步,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但也存在著諸多缺陷,成為制約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瓶頸。
其諸多缺陷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教學方法機械單調。這種以教師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模式的教法得到認同和推廣后,教師們課課用日日用,日復一日用,年復一年用,時間久了,難免給人以千課一面單調呆板之感,嚴重違背學生接受認知的規律,使學生產生感覺疲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大打折扣。
單一教學模式完全忽略了語文閱讀教學媒介——每一篇課文的體裁、內容、深度和學習要求都不相同這一現實,沒有做到因“材”因“教材”施教,違背了語文教學規律,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物極必反,教師之中出現了不敢講尤其不敢多講的現象,當細講的不細講,當深講的不深講,害怕一不留神被扣上“填鴨”的罪名,因而影響到學生基本理論知識的系統把握,也使教師失去了示范、拓展作用和感染熏陶功能。
在單一“啟發式”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既不敢多講,又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自由閱讀和積累,影響到學生的閱讀視野、閱讀數量和語言積累。不能靈活機動地開展活動,進行小型寫作訓練等,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鍛煉和激活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讀完《語文教學專題研究》一書后,產生了關于語文課堂閱讀方法多樣化的幾點思考:
1、無論何種語文教學方法,無論其是怎樣地優秀,均不可能適應每一篇課文,每一班學生,每一節課。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必須因人因文因時而異,必須打破單一的教學模式,走靈活多樣化道路。
2、即使是課堂閱讀教學,也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自主閱讀,內容自定,方式自選,教師可只保留建議權,并可只起到釋疑解惑類似百科全書的作用。
3、偶爾來點兒“填鴨”,如開辦文學或語文講座,不僅是允許的,而且是必須的。比如用藝術的語言精彩點評一首詩詞或一篇散文,或用深入淺出生動活潑的語言講述語文知識,類似于央視百家講壇節目,給學生以完美的示范,藝術的熏陶和系統知識的講解,也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
4、在啟發式教學模式下,也應靈活多樣大膽創新,如可隨機開展活動,可將教學地點由室內改為室外,等等。
5、應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課程資源,如遠程教育資源,媒體資源,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等。
這是時下最盛行的課堂閱讀教學模式,名稱眾多,五花八門。或曰啟發式,或曰點撥式,或曰學導式,或曰導讀式,或曰問題式,或曰嘗試式,等等等等。僅從其極其相似的名稱就不難看出,萬變不離其宗,這種種說法均是換湯不換藥,其核心理念和實際教學流程模式幾乎一模一樣,在不少教師的思想觀念和實際操作中,已凝煉簡化為“示題——點撥——探究——回答”這一簡單機械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無論內容,無論對象,不厭其煩,反復使用,既不符合因“材”施教,即因教材因課文施教的原則,也不符合因“材”施教,即因學生因教學對象施教的原則,更不符合學生接受認知的規律,極易使學生產生感覺疲勞而興趣銳減。因此,急需在“教師輔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總的理念模式不變的前提下,尋求新的形式,添加新的因素,從而衍生創造出各種豐富多彩新鮮活潑的教學形式,在實際教學中,因文而異,因人而別,正確選擇,機動采用,從而使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常教常新,并適合每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和對象,激活語文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中,老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靈活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2、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隨機開展活動。
3、在課堂閱讀教學中適當地寫合理地寫。
4、將現實生活引入課堂閱讀教學。
5、室外閱讀教學。
6、學生自己發現和解決問題。
7、針對不同的情況在不同的時機以不同的方式點撥。
8、在教師點撥下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要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