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6 09:26:49作者:網絡
http://cache.baidu.com/c?m=9d78d513d9d431de4f9b94697c60c0151e4381132ba7a6020ea5843e92732f37506793ac57220775d5d20d6416de3d48adb0687d6d4566f58cc9fb57c0fed76d388850712747dc1249844fe8dc4652907c8d07b9f144b2a7b72f97a8d3ce8c14029008412dc1ed8b58021ed76cf61530e6b1993f4f194fe4&p=8b2a911386cc40aa4ebcc83d5340&user=baidu
家庭教育學習材料總結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能夠有出息,有本事,都在孩子身上寄托著很多希望,可是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成正直,善良,對社會有用的人,這還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學校歷來重視對學生家長的培訓工作,曾多次請專家、名師到校給家長做報告。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考慮到家長工作很忙,多次請假到校培訓會影響家長的工作,此次學校決定舉辦書面培訓。
“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才能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是這次家長培訓的主題。通過場景假設、專家支招,為家長提供與孩子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同時也提出合理化建議。現將本次學習活動作以下總結:
一、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重要性
孩子一生下來就接觸到的是父母,那么無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我們今天可以理解為父母不僅要生育孩子,更需要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是有一部分父母認為,教育是學校的,我們只管他們的生活就可以了,其不知我們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才能接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成為孩子真正的良師益友。
二、一些家長在了解孩子時存在一些誤區
孩子的心靈像一本書,需要父母、教師用心去體會才能讀懂,許多家長認為自己天天都在看著孩子成長,似乎是最了解孩子的,孰不知,如果缺乏與孩子很好地交流,那么我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就會很遙遠。
1、溝通之后換來的嚴厲批評與責怪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不喜歡把事情告訴自己,因為是在他做得不到的時候,不會從他的角度去考慮,而大聲的吵吵,嚴厲的批評,甚至會得到痛打。有時與孩子溝通,根本就不顧及孩子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只是認為對她有利的想法強與孩子,命令式地讓孩子服從自己,照著自己的方式去做。以至過多的批評與強加,使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2、高高在上的“家長”
這就是說我們跟孩子的關系要像朋友一樣。中國的造字很講究,朋友的朋字兩個月字一般高,十分平等。為了體現兩代人的平等關系,國外有的家庭,在孩子小、個兒頭矮的時候,家長跟他談話前先把他扶到桌子上,爸爸媽媽坐在椅子上講話。這樣就可以互相平視,平等對待。不錯,孩子小,沒成年,是我們的晚輩,我們是孩子的長輩,他應該尊重家長,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能讓孩子從小就覺得,家長雖然行為不怎么好,也要高高在上,孩子一看家長就得覺得家長的形象似乎特別高大。讓孩子有一種防備畏懼的心理,以至于不愿將心里話話和家長交流。 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成為一種朋友似的關系了,那么孩子的許多問題,將會較好地得到解決。
三、學習后的“成長”
要想成為孩子喜歡的朋友,要想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應該放下高高在上俯視的目光,用多一點童心、耐心、細心、寬容心來欣賞、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陪伴他渡過失敗,目送他走向成功!通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們看到更多家長的慚愧,更多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不斷進步。
福林家長:看了以上的專家支招,自愧自己有些方面做得不夠,孩子是要經常給予鼓勵的,心里知道這一點,但孩子做得稍不好,脾氣就上來了,過后再后悔不能對孩子這樣,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看書。但有時由于工作、事情大慶我這方面做得不夠。與孩子溝通不要以家長的心態與孩子交流,要和朋友一樣心平氣和的商量,今后試著努力!
明威家長:……看了這次《了解自己的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花園》以后,覺得自己的方法是好改一改了,把孩子比作是朋友,不斷地與孩子一起,走進孩子生理和心理,關注他的一言一行,讓能心甘情愿地把心事說給你聽,跟孩子一起不斷的學習,養成好習慣,以提升自己的素質水平,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從而提高教育能力。
馳家長:上述的問題,也真是我們家長反復思考的問題,一方面,我覺得受益匪淺。但另一方面,我覺得很難把握的是一個“度”,我們真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懂事。我們愿意盡一切可能去幫助他、愛護他。我們愿意借鑒上述的方法去與孩子相處、溝通。
明慧家長:我也想過,因為一點小毛病而批評責備他。使她對學習失去自信和信心,可能因為我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不正確,才導致孩子這樣,看了這篇教育資料,我今后一定對孩子多多贊美和鼓勵,來增強她對學習的信心。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她有個美好的未來。
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一個多么神圣而又復雜的過程。如果每一個父母都能建立以上的想法,那么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就容易多了,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也會越來越順利,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就不會拉遠。這樣,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人,才會被這個社會承認。那么,你還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