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7 10:58:36作者:網絡
《小學語文低年級自主識字方法研究》
一、課題名稱
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自主識字方法研究
二、課題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低年級語文教學識字的關鍵是速度、數量、記憶,怎樣才能達到快速、識多、記牢的目的呢?怎樣巧妙識字,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達到快速識記大批漢字的目的呢?我計劃試著探究,和低年級教師共同交流經驗,尋求一種符合新的教育要求、符合兒童本性及語文學科特點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自主識字,改善學生的智能結構,增加識字量,提高在一定時間內識字效率,盡早實現閱讀。
三、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
識字是小學生入學遇到的首要問題。對此,國內外一大批心理學家、語言學家、生理學家、教育學家特別是一線教師,做了大量的頗有價值的研究。但如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饒有興趣地學習呢?葉瀾教授倡導的新基礎教育理論是現代最符合教學實際的理論,主張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共同完善的過程,追求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把創造還給師生,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 “自主識字”就是要把識字教學與學生的的需要、愛好、興趣、價值觀緊密地聯系起來,用多種方式、方法激起學生的識字興趣興趣,漢字的識記效果肯定就好。
四、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意義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是促進人的主體性發展的活動。 “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的自我教育。”縱觀局勢自主性教育已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兒童的語文知識,以至其他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以識字為前提和基礎的,識字,直接決定著孩子很大范圍的學習活動。而識字的本質之一,就是學習并掌握一種閱讀和交流的工具,以便學習者能夠領會、理解各種書面材料的意義,具備涉獵各種知識的能力。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良好習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發展。
五、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本人從教來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特別是這次網絡培訓學習提供了如此完美的一個學習交流平臺,可以向專家咨詢,向同行老師請教,詳細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注重孩子自主識字教育,是順應學生讀書學習的需求,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六、課題界定及支撐性理論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個體習得語言文化,是學習和畢生發展的基礎自主識字是相對于被動機械接受式識字而言的。自主識字能力是學生個體獨立認識生字,滿足個體早期閱讀需求的基礎,它有利于提高語文識字效率,增加識字量,實現盡早閱讀,提高語文學科的學業成績。本課題從大語文觀出發,本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以及從學生的識字能力出發,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激發兒童識字的興趣與情感,探索自主識字的途徑與方法,注意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合。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1—2年級﹚提出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識字教學中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認知規律和漢字構造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自主、主動、積極的識字意識,使教師指導識字與學生自主識字相互協調、和諧發展。
七、研究目標、內容、過程、方法設計
1、課題研究目標及主要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試通過對小學語文識字課堂教學實踐進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方式方法;二是切實發展學生的識字能力,變識字教學為自主識字開放識字。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探索識字方法與學生快速高效識字、自主識字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即通過教師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對多種識字方式方法的運用,引導、啟發、激勵學生自覺主動運用巧妙識字的方式方法,識記隨時遇到的生字,使學生自己運用獨特的想法進行識字,在興趣中識字,在自己營造的笑聲中識字,達到即遇即識、自能識記、對所識生字“過耳不忘、過目不忘”、切實提高自主識字能力的目的
2、主要內容
深入走近學生,引導發動學生尋找、創造適合孩子心理、能力習慣的識字方法,以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為切入口,以“奇特聯想”為基礎,包含歌訣識字法、字理識字法、圖畫識字法等多種識字方法。
3、過程
(一)實驗準備階段(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
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和活動計劃。
(二)實驗階段(2011年1月---2011年10月)
(1)以授課班級為試點完成實驗前測工作。
(2)開展以自主識字為主的課堂教學實踐。
(3)積累實驗資料,與同行探究交流。
(4)實驗活動綜合評測。
(三)總結階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資料整理。
(2)形成結題報告。
3、本課題采用的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采用邊應用邊實驗的方法,以實際應用研究為主,來指導實驗。
(2)經驗總結法:發現、提煉、概括實驗中成功的做法和經驗,并使之逐步上升至理論的高度。在研究過程中,隨時收集開發資料,記錄研究步驟、心得體會、典型個案,定期上交相關論文。
(3)觀察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
八、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措施
加強理論學習,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文章及其它有關這方面的經驗材料,并寫好專題心得及體會。根據研究課題搜集有關教育理念,學習、交流、討論,讓教育理論內化為教師的教育修養,外化為教師的教育行為。
利用案例引路,撰寫開放性教育案例活動,通過案例撰寫,來提高教師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去發現、剖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
同事本人從事一線教育,有學校、家長的支持關心,有孩子們的配合,有遠教網絡平臺的這樣的大舞臺,有隨時可以請教的專家 ……這些都是促成本課題成功的因素。
九、預期研究成果
結題報告及案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