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1 20:02:40作者:佚名
發展目標
一、黨建工作全面加強。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體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加強中小學黨建工作的意見》,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努力打造“教育排頭兵”黨建重點工程包括建設先鋒黨組織、培養先鋒共產黨員和先鋒黨干部,進一步凸顯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發揮黨的先鋒模范作用成員。 緊緊抓住黨對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管理、話語權,學校政治思想工作全面加強,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2.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 推動城鄉一體化,加快完善教育基礎設施。 學校建設布局更加合理,新建中學1所,改擴建中學13所,新增中學學額3000個; 新建或改建中等職業學校1所,新增中等職業學額3000個; 新建改擴建小學23所,新增小學學額1.4萬個。 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5所,新增學額4200個,滿足新學位剛性需求。 全面改善和提升辦學條件,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和技術裝備達到省中小學一級標準。
三、教育質量普遍提高。 優質教育資源總量持續擴大,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9%以上;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鞏固率達到99.8%以上; 高中教育多元化,毛入學率達99.8%,本科入學率和“雙一流”院校錄取人數增長5%以上; 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與區域產業高度匹配,基本辦學條件達到國家標準。 4、隊伍整體素質提高。 持續優化師資隊伍專業結構,打造高素質專業校長隊伍,打造一支具有“四個素質”的好教師隊伍。 堅持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引進緊缺高水平學科人才100余名; 實施“三個人才”工程,培養縣級名校長15名、名師50名、名師80名,建立名校長工作室10個、名師工作室15個。
實施改善辦學條件的行動
1.調整優化學校布局
堅持區域布局規劃優先,完善與人口規模和學校布局相適應的教育設施專項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詳細規劃。 一是優化城市布局規劃。 重點加快中心城、城南、城西教育資源建設。 規劃建設5所幼兒園,城南片區新建幼兒園4、7所,嘉匯片區新建幼兒園8所,惠泉片區新建幼兒園6所,汽車南站將改造為幼兒園5所,并在中心城區擴建第二所幼兒園; 計劃新建 4 所小學。 并擴建小學6所,在城南片區新建4所、7所小學,在匯泉片區新建6所小學,在城北片區新建8所小學; 擴建興建823小學、新安小學、城南第二小學、鳳凰城小學、城南石小霞光校區綜合樓、城南第三小學體育館; 規劃新建中學1所,擴建中學3所,城南片區新建中學1所,擴建一中體育館、嘉匯中學教學樓及體育館、三中學校教學綜合樓等; 在城南地區新建一所教師培訓學校,建立省級標準化縣級教師培訓學校; 城西地區將加緊泉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幼兒園建設。 二是調整農村學校布局。 穩步推進各鄉鎮公共公園建設,做大做強鄉鎮中小學,重點推進薄弱學校建設。 洛陽鎮擬建設第十小學、洛陽中心小學綜合樓、洛陽第三小學、山頂分校; 皇塘鎮規劃建設九所小學、皇塘中學宿舍樓、后西中學綜合樓、第二中心幼兒園; 紫山鎮擬建紫山林口分局、石馬分局; 崇武鎮規劃建設崇武中心小學、崇武第三幼兒園教學樓; 山下鎮擬建設東坑小學綜合樓、山下中學教學樓,搬遷山下中心幼兒園; 土寨鎮擬建設第二中心小學、文筆中學教學樓; 東嶺鎮擬建設東嶺中心小學教學綜合樓和東山小學異地重建; 東橋鎮擬建設燎原小學綜合樓; 景峰鎮擬建景峰鎮擬建景峰中心小學、景峰第三幼兒園教學綜合樓; 小前鎮擬建第二中心小學; 望川鎮擬建設望川中學、望川第三幼兒園綜合樓; 惠東地區計劃建設惠東市小綜合樓,建設鶴山中學學生宿舍樓、體育館和湘惠校區學生宿舍樓、食堂等。三是促進職業教育的提升和壯大。 建設職業實訓基地,擬新建或改建職業技術學校一所。 推進泉州醫學院惠安校區一期建設。 四是加快舊校舍改造。 建立校舍安全檢查維護長效機制,完成巍山學校辦公綜合樓、關西小學教學樓、文山小學教師宿舍樓、鶴山中學禮堂、校舍前三層加固工程三年內開城職業技術學校。 、拆除重建五峰中學教學樓、辦公綜合樓、大悟中學宿舍樓、東洲中學教師宿舍樓等。
二、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一是逐步完善學校硬件設施。 加大資金投入,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裝備水平惠安高級中學,購置和更新機房計算機設備、班級多媒體設備、實驗設備、課桌椅、圖書等; 全面實施學校電壓擴容、運動場塑化、廁所改造工程和寄宿學校住宿改善工程。 二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 提高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普及教師在線學習空間建設,建設本地化教育資源平臺,建設同步課堂75個,為同步課堂和校際資源共享提供必要條件。 三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每年單獨安排校園文化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建設10個具有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的縣級校園文化建設先進校園。
實施內涵發展提升行動
一、推動學前教育高質量普惠發展
一是擴大公立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堅持政府主導、公益原則,推動國有企業收購優質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并認定為公辦幼兒園,多渠道擴大公辦學前教育名額,努力提高公辦幼兒比例縣內的幼兒園。 二是創建各級示范幼兒園。 到2023年,建成省級示范幼兒園1所(城南第二幼兒園)、市級示范幼兒園1所(第三幼兒園)、縣級示范幼兒園5所(第四幼兒園、第五幼兒園、第七幼兒園、山霞第二中心幼兒園)被成立。 、洛陽第二中心公園),力爭優質幼兒園覆蓋率達到45%,讓更多孩子進入“優質低價”的公辦幼兒園; 對創建各級示范幼兒園的,省級、市級分別給予20萬元、20萬元。 創辦經費補助縣級10萬元,縣級8萬元。 三是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公共經費按照公辦幼兒園標準補貼; 鼓勵民辦幼兒園積極創建普惠性幼兒園,全縣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兒童比例達到90%。 四是充分發揮示范幼兒園的輻射作用。 通過開展全縣開放日活動、結對幫扶、送班下鄉、片區教研活動等,充分發揮省、市、縣級示范幼兒園和四級示范園的示范輻射作用。福建省教育示范學校,全面提升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水平。 各幼兒園的保育教育質量滿足家長對優質幼兒教育的需求,探索學前教育集團建設。
二、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
一是推進學校管理規范化。 積極推進福建省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創建。 三年內建立了36所學校。 到2023年,全縣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建成率達到80%以上。 推動克山中學、羅城中學2所中學和惠安實驗小學等15所小學做好省義務教育改革示范學校建設終期評估驗收工作。 二是推動“雙減”工作落實并取得成效。 落實“雙減”政策要求,制定完善工作方案,確保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 提高校內服務質量和效率,有效減輕學生過多的作業負擔,豐富課外服務內容,加強和優化免費在線學習服務,拓展課外服務渠道惠安高級中學,提高課后服務水平。 校外培訓規范有序,嚴格審批準入,嚴格控制學科培訓時間,加強經營活動監管,強化校外培訓廣告管理,全面規范校外辦學行為培訓機構。 嚴肅查處參加“有償補課”或在校外培訓機構兼職任教的在職教師。 三是打造區域標桿學校。 到2023年底,力爭50%以上義務教育學校實現高質量均衡發展考核指標。 惠安小學等15所省級教改示范學校通過城鄉結對幫扶、區聯盟教研等方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文筆中學、山下中學、后溪中學、美人中學、望川中學、景峰中學、東山中學、孝七中學、延峰中學等農村初中建成區域教育教學精品學校對標學校,縮小城鄉、區域和學校之間教育水平差異。 四是探索辦學新模式。 以鶴山中學、崇武中學為龍頭,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支持力度,推動鄉村教育振興。 建立以城市優質學校為主體的教育聯盟,細化支持措施,實現資源共享、活動同步、管理互動、師資交流。
三、推動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動普達標準提升。 大力支持惠安一中接受省教育廳示范高中建設學校終評。 2023年支持惠安三中、高級中學、嘉惠中學創建省級高中。支持惠安四中創建市級特色普通高中。 崇武中學、惠安二中將繼續圍繞科技教育特色,大力提升辦學效益,成為全區品牌中學。 加大兩良中學與華中師范大學的辦學合作力度,支持兩良中學等民辦學校建設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完善中學。 二是深化職業學校產教融合。 切實發揮惠安縣職教中心職能,完善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加快建設“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 積極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和“訂單式培養”,探索雙元人才聯合培養機制,推動開成職業學校與惠安城建集團深入校企合作,開創“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的局面。 積極支持建筑、食品等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建設,有效整合資源,培育與石化、海洋、雕刻、旅游等地方特色產業對接的專業。 積極推進“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制度試點,完善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體系。 全力支持開城職業學校參與“福建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即“雙高”建設),確保我縣至少一所中等職業學校保持在全國前列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行列。
四、推動特殊教育改革發展
一是加快特殊教育向學前教育和職業培訓領域延伸。 落實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全覆蓋、零排斥”要求,完成特殊教育學校擴建或搬遷重建,完善特殊教育基礎設施。 二是支持普通學校正常上課的基地學校建設。 力爭每年發展基地學校一所,新建資源教室三所,落實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居家教育的要求。 三是成立惠安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特殊教育專家委員會。 建立科學完整的殘疾兒童篩查識別體系,引導特殊教育發展,組織普通師資融合教師“送教育下鄉”活動,定期選派特殊教育教師到普通學校巡回指導在課堂上提供指導。
查看詳情